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

LDPC编译码和无小环码结构优化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数字通信系统第11-12页
    1.2 信道模型第12-16页
        1.2.1 离散无记忆信道第13-14页
        1.2.2 带限加性高斯噪声信道第14-16页
    1.3 信道编码理论及其发展第16-19页
        1.3.1 分组码第17-18页
        1.3.2 卷积码第18-19页
    1.4 LDPC 码的提出、发展和现状第19-21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LDPC 码的结构第23-30页
    2.1 LDPC 码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第23-25页
        2.1.1 LDPC 码的定义及其描述第23页
        2.1.2 LDPC 码的校验矩阵表示法第23-24页
        2.1.3 LDPC 码的Tanner 图表示法第24-25页
    2.2 校验矩阵的构造第25-29页
        2.2.1 图结构对编码的影响第25-26页
        2.2.2 Gallager 的构造方法第26-27页
        2.2.3 MacKay 的构造方法第27-28页
        2.2.4 超轻(Urltra-Light)构造法第28-29页
    2.3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LDPC 码的译码第30-39页
    3.1 LDPC 码的译码思想及BP 算法第31-35页
    3.2 BIAWGN 信道下的算法描述第35页
    3.3 瑞利平坦衰落信道下的算法描述第35-36页
    3.4 环路对BP 算法译码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3.5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LDPC 码的编码设计以及好码的寻找和构造第39-67页
    4.1 LDPC 码的线性编码第39-43页
        4.1.1 编码的复杂度问题第40-41页
        4.1.2 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有效编码第41-43页
        4.1.3 线性复杂度内的编码第43页
    4.2 好的LDPC 码的寻找与构造第43-66页
        4.2.1 密度进化与LDPC 码结构优化第44-48页
        4.2.2 基于代数方法的QC-LDPC 码第48-57页
        4.2.3 仿真与性能比较第57-66页
    4.3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7-69页
    5.1 本文的总结第67页
    5.2 LDPC 码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第67-68页
    5.3 尚未解决的若干问题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一个教育行政管理层面的初步探讨兼实证个案分析
下一篇:复方芍甘柔筋汤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