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罗店龙船音乐的调查与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 海罗店龙船的源流与特点 | 第12-15页 |
| 1 罗店的地理、历史 | 第12页 |
| 2 罗店龙船 | 第12-13页 |
| ·独特的地理环境 | 第12-13页 |
| ·良好的经济发展 | 第13页 |
| 3 罗店龙船的特点 | 第13-15页 |
| ·小巧华丽的造型 | 第13-14页 |
| (1) 小巧 | 第13页 |
| (2) 华丽 | 第13-14页 |
| ·种类繁多的表演 | 第14-15页 |
| (1) 音乐表演 | 第14页 |
| (2) 戏剧舞蹈表演 | 第14页 |
| (3) 其他形式表演 | 第14-15页 |
| 二、 店龙船音乐 | 第15-35页 |
| 1 “罗店龙船音乐”源流 | 第15-17页 |
| ·自娱性龙船风俗的需要 | 第15-16页 |
| ·在“苏州吹打”的影响下形成 | 第16页 |
| ·在道教音乐文化圈中迅速发展 | 第16-17页 |
| 2 “罗店龙船音乐”的编制和乐器排列形式 | 第17-19页 |
| ·“罗店龙船音乐”的编制 | 第17-18页 |
| ·“罗店龙船音乐”的乐器排列形式 | 第18-19页 |
| 3 “罗店龙船音乐”的表演者及其生存背景 | 第19-23页 |
| ·早期表演者 | 第19-20页 |
| ·罗店镇文化中心民族乐队 | 第20-23页 |
| (1) 成员复杂,流动性强 | 第21页 |
| (2) 成员基础薄弱,群众性强 | 第21页 |
| (3) 成员年龄偏大,敬业心强 | 第21-23页 |
| 4 演奏学习、考核与人员供养情况 | 第23-26页 |
| ·学习情况 | 第23-25页 |
| (1) 乐器来源 | 第23-24页 |
| (2) 学习费用 | 第24页 |
| (3) 教学方法 | 第24-25页 |
| ·考核情况 | 第25页 |
| ·供养情况 | 第25-26页 |
| 5 “罗店龙船音乐”的曲目 | 第26-28页 |
| ·旧曲目的产生背景 | 第26-27页 |
| ·新曲目《龙船魂》的形成背景 | 第27-28页 |
| 6 “罗店龙船音乐”---《龙船魂》 | 第28-35页 |
| ·音乐节奏随划龙船节奏而变化 | 第28页 |
| ·“热烈”的吹打乐 | 第28-29页 |
| ·“粗细结合、重复演奏、雅俗共赏”的特点 | 第29-31页 |
| ·鼓的演奏占主导地位 | 第31-32页 |
| ·即兴表演张弛有度 | 第32-33页 |
| ·《傍妆台》的传承与变异 | 第33-35页 |
| 三、 野工作中发现的若干问题 | 第35-36页 |
| 四、 延续性思考 | 第36-38页 |
| 1 民俗给予艺术发展的空间 | 第36页 |
| 2 艺术为民俗增色添彩 | 第36-37页 |
| 3 罗店龙船习俗中音乐的重要性 | 第37-38页 |
| 五、结语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与注释 | 第40-42页 |
| 乐谱 | 第42-48页 |
| 附图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