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

局部富氢稀燃发动机不同掺氢比例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13页
        1.1.1 环境问题与汽车行业发展第10-11页
        1.1.2 能源危机解决方案与氢能利用第11-13页
    1.2 汽车氢能应用第13-17页
        1.2.1 氢燃料特点第13-14页
        1.2.2 汽车氢能源应用方式第14-17页
    1.3 氢气掺混传统燃料内燃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1 天然气-氢气掺混燃烧内燃机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2 汽油-氢气掺混燃烧内燃机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 稀薄燃烧技术第22-26页
        1.4.1 稀薄燃烧分类第22-23页
        1.4.2 稀薄燃烧研究现状第23-25页
        1.4.3 稀薄燃烧的优缺点第25-2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试验台架搭建及电控系统介绍第28-36页
    2.1 试验台架搭建第28-33页
        2.1.1 试验发动机选择第28-29页
        2.1.2 发动机控制及测试系统设备介绍第29-33页
    2.2 掺氢汽油内燃机燃料供给系统设计第33-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局部富氢发动机不同掺氢比例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第36-66页
    3.1 实验方案第36-37页
    3.2 不同掺氢比例对发动机燃烧性能影响分析第37-57页
        3.2.1 不同掺氢比例对燃烧过程影响第37-55页
        3.2.2 不同掺氢比例对扭矩和功率的影响第55-57页
    3.3 不同掺氢比例排放特性研究第57-64页
        3.3.1 不同掺氢比例对氮氧化物排放影响研究第57-61页
        3.3.2 不同掺氢比例对 HC 排放影响研究第61-63页
        3.3.3 不同掺氢比例对 CO 排放影响研究第63-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掺氢比例对稀燃极限的影响第66-76页
    4.1 稀燃极限的定义第66页
    4.2 循环变动计算方法第66-67页
        4.2.1 平均指示压力第66-67页
        4.2.2 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计算方法第67页
    4.3 掺氢比例对循环变动的影响第67-73页
    4.4 掺氢比例对稀燃极限的影响第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76-78页
    5.1 全文总结第76-77页
    5.2 未来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作者简介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段喷射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下一篇:柴油机利用颗粒氧化催化器达国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