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以包头市田家炳中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2 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理论概述第14-18页
    2.1 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概念第14页
    2.2 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第14-15页
        2.2.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4-15页
        2.2.2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5页
        2.2.3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第15页
    2.3 诱思探究教学的基本要求第15-18页
        2.3.1 巧设悬念,引发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诱”第15-16页
        2.3.2 激发兴趣、鼓励探索、真正体现学生的“思”第16-17页
        2.3.3 师生共议、探索新知,实现“诱”与“思”的统一第17-18页
3 高中地理诱思探究的教学模式第18-21页
    3.1 创设情景,整体感知第19页
    3.2 提出疑问,深入思考第19页
    3.3 合作探究,交流思考第19-20页
    3.4 迁移升华,实践应用第20-21页
4 高中地理诱思探究教学实践第21-31页
    4.1 教学策略第21-25页
        4.1.1 探究中要贴近实际第21-22页
        4.1.2 探究中要注重学生体验第22页
        4.1.3 探究中要细化教学要素的特点第22-24页
        4.1.4 探究中要注重实效第24-25页
    4.2 教学案例第25-31页
5 诱思探究教学实践情况调查分析第31-36页
    5.1 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第31-32页
        5.1.1 实验材料第31页
        5.1.2 实验时间第31页
        5.1.3 实验对象第31页
        5.1.4 实验方案第31-32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5.2.1 成绩分析第32-33页
        5.2.2 学生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6 结论与反思第36-39页
    6.1 结论第36页
    6.2 反思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1第41-42页
附录2第42-43页
附录3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第一人称看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的作者身份
下一篇:服从抑或逾矩?—美版《甄嬛传》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