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船舶:按航行状态分论文--潜水船论文

水下运载器航行安全曲面构建方法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水下运载器及其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2 航行安全曲面及相关技术第12-13页
    1.3 论文的核心内容及章节规划第13-16页
第2章 航行安全曲面定义及相关要素分析第16-28页
    2.1 海底地形要素分析第16-21页
        2.1.1 海底地形数据获取方式第16-17页
        2.1.2 海底地形插值方法研究第17-21页
    2.2 危险海洋水文要素分析第21-26页
        2.2.1 危险海洋水文要素简介第21-23页
        2.2.2 危险要素对航行安全的威胁分析第23-26页
    2.3 水下运载器航行安全曲面第26-27页
        2.3.1 航行安全曲面概念的提出第26页
        2.3.2 航行安全曲面的定义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航行安全曲面上下边界的构建第28-42页
    3.1 航行安全曲面上边界的确定第28-29页
    3.2 海底地形建模相关基础第29-34页
        3.2.1 地形原始数据第29-30页
        3.2.2 克里金插值方法第30-34页
    3.3 海底地形建模的实现第34-35页
    3.4 航行安全曲面下边界的确定第35-41页
        3.4.1 海底地形相关约束因素第35-36页
        3.4.2 海底地形的约束处理第36-40页
        3.4.3 航行安全曲面的下边界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航行安全曲面内部边界的构建第42-57页
    4.1 Configuration Space空间建模理论及相关分析第42-43页
        4.1.1 危险水文要素建模的简化策略第42-43页
        4.1.2 障碍物近似表达以及膨胀处理第43页
    4.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第43-46页
        4.2.1 单级模糊多目标评价模型第44-45页
        4.2.2 多级模糊多目标评价模型第45-46页
    4.3 基于FCSM方法的水文要素建模方法第46-56页
        4.3.1 模糊构型空间要素建模——FCSM方法第46-47页
        4.3.2 水文要素数据的预处理第47-48页
        4.3.3 水文要素评估模型的确定第48-54页
        4.3.4 海洋水文要素模型的简化第54-56页
    4.4 航行安全曲面内部边界的确定第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航行安全曲面的融合与应用第57-66页
    5.1 航行安全曲面设计的总体思想第57-59页
        5.1.1 航行安全曲面的上下边界第58-59页
        5.1.2 航行安全曲面的内部边界第59页
    5.2 航行安全曲面的融合与应用第59-65页
        5.2.1 航行安全曲面的下边界构造第60-62页
        5.2.2 航行安全曲面的内部边界构造第62-65页
        5.2.3 航行安全曲面的实现第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粒子滤波的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回路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用于精确估计多普勒频移的GPS/SINS紧组合导航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