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结构落水砰击瞬态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砰击问题的特点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实验研究 | 第14-16页 |
1.3.3 数值方法研究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结构物冲击入水数值模型 | 第20-36页 |
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2 欧拉模型 | 第21-23页 |
2.2.1 控制方程 | 第21-22页 |
2.2.2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 | 第22-23页 |
2.3 拉格朗日模型 | 第23-29页 |
2.3.1 基本方程 | 第23页 |
2.3.2 离散方法 | 第23-28页 |
2.3.3 欧拉-拉格朗日接触 | 第28-29页 |
2.4 气囊有限元方法 | 第29-32页 |
2.4.1 容积计算 | 第29-31页 |
2.4.2 气固耦合 | 第31-32页 |
2.5 定义气体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3章 圆柱体入水冲击载荷特性研究 | 第36-52页 |
3.1 垂直入水实验验证 | 第36-40页 |
3.1.1 圆柱体入水响应验证 | 第36-39页 |
3.1.2 球体入水空泡验证 | 第39-40页 |
3.2 圆柱体垂直入水数值模拟 | 第40-41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3.2.2 边界条件 | 第41页 |
3.3 落水速度对圆柱体垂直入水影响 | 第41-44页 |
3.4 落水俯仰角对圆柱体入水影响 | 第44-47页 |
3.5 不同头部形状对圆柱体垂直入水影响 | 第47-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带气囊圆柱体入水冲击载荷特性研究 | 第52-74页 |
4.1 带气囊圆柱体入水理论研究 | 第52-58页 |
4.1.1 计算模型 | 第52-53页 |
4.1.2 受力分析 | 第53-54页 |
4.1.3 砰击力计算 | 第54-55页 |
4.1.4 计算流程 | 第55页 |
4.1.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4.2 带气囊圆柱体入水实验验证 | 第58-62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58-59页 |
4.2.2 气体的定义 | 第59-61页 |
4.2.3 初始条件 | 第61页 |
4.2.4 与实验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4.3 带气囊落水与圆柱体单独落水的对比 | 第62-64页 |
4.4 落水速度对带气囊圆柱体入水影响 | 第64-70页 |
4.5 落水姿态对带气囊圆柱体入水影响 | 第70-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带气囊圆柱体入水冲击优化分析 | 第74-88页 |
5.1 气囊形状对入水影响 | 第74-77页 |
5.2 气囊相对位置对入水影响 | 第77-81页 |
5.3 气囊内压对带气囊圆柱体入水影响 | 第81-84页 |
5.4 气囊材料参数对入水影响 | 第84-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