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串”突破化学教学难点--以化学必修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2-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研究思路第13-15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9页
    2.1 关于问题串的研究第15-17页
        2.1.1 关于“问题串”的定义第15-16页
        2.1.2 关于“问题串”分类的研究第16页
        2.1.3 关于“问题串”在教学中的作用第16-17页
        2.1.4 关于“问题串”设计的原则第17页
    2.2 关于问题串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17页
    2.3 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第17-18页
    2.4 对文献的述评第18-19页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3页
    3.1 概念界定第19-20页
        3.1.1 问题串第19页
        3.1.2 核心素养第19-20页
        3.1.3 化学核心素养第20页
    3.2 理论基础第20-23页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3.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1-23页
4 中学化学教学难点类型分析第23-29页
    4.1 中学化学教学难点的界定与成因第23-26页
        4.1.2 学生的认识基础与教学难点第24-25页
        4.1.3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难点第25-26页
    4.2 中学化学教学难点的分类——以高一化学必修为例第26-27页
    4.3 高中化学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第27-29页
        4.3.1 运用实验探究法教学第27页
        4.3.2 运用兴趣法教学第27页
        4.3.3 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第27-28页
        4.3.4 运用预习法教学第28页
        4.3.5 运用循序渐进法教学第28页
        4.3.6 运用对比法教学第28-29页
5 问题串在化学教学中解决教学难点的应用第29-37页
    5.1 问题串的设计原则第29-30页
        5.1.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第29页
        5.1.2 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则第29页
        5.1.3 目的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第29-30页
        5.1.4 启发性原则第30页
    5.2 问题串教学设计在突破教学难点中的应用第30-35页
        5.2.1 运用问题串突破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难点第31-32页
        5.2.2 运用问题串突破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的教学难点第32-34页
        5.2.3 运用问题串突破化学基本计算知识的教学难点第34页
        5.2.4 运用问题串突破化学实验知识的教学难点第34-35页
    5.3 问题串运用于教学难点突破的优势第35-37页
6 问题串在化学教学中解决教学难点的实验研究第37-45页
    6.1 实验前准备第37-38页
        6.1.1 确定实验目的第37页
        6.1.2 确定实验对象第37页
        6.1.3 观察量表设计第37-38页
        6.1.4 实验变量与控制第38页
    6.2 问题串实践教学与课堂观察第38-39页
        6.2.1 实践过程第38-39页
        6.2.2 课堂观察第39页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6.4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学习成绩对比分析第41-45页
        6.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成绩第41-42页
        6.4.2 测验效果分析第42-4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45页
    7.2 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重点知识教学的融合探索--基于苏教版必修1
下一篇:探究高中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