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9-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原因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外审辩性思维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二)国内审辩性思维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三)历史学科审辩性相关思维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的理论研究 | 第17-30页 |
一、审辩性思维理论的起源与内涵 | 第17-22页 |
(一)审辩性思维的理论起源 | 第17-18页 |
(二)审辩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比较 | 第18-20页 |
(三)审辩性思维的内涵探索 | 第20-21页 |
(四)历史学科中审辩性思维的内涵探索 | 第21-22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的衡量标准 | 第22-26页 |
(一)是否对历史问题做了合理的反思与怀疑 | 第22-23页 |
(二)是否有基于可靠史料的分析与实证 | 第23-24页 |
(三)是否采用了科学的、逻辑的探究方法 | 第24页 |
(四)是否运用了理性的观点判断与处理相关的历史问题 | 第24-25页 |
(五)是否形成了相关的历史情感与家国情怀 | 第25-26页 |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必要性 | 第26-30页 |
(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 | 第26-27页 |
(二)高考历史试题改革的外在需求 | 第27-28页 |
(三)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的现状研究 | 第30-39页 |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调查报告 | 第30-31页 |
(一)问卷调查依据 | 第30页 |
(二)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 | 第30-31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缺失的内容 | 第31-34页 |
(一)反思质疑教学的缺失 | 第31-32页 |
(二)科学论证教学的缺失 | 第32-33页 |
(三)自主探究教学的缺失 | 第33-34页 |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缺失的原因 | 第34-37页 |
(一)传统历史教育思想的束缚 | 第34-35页 |
(二)高中历史教材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 | 第36页 |
(四)高校历史教育建构的束缚 | 第36页 |
(五)高中文综考试的阻碍 | 第36-37页 |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缺失下的培养前提 | 第37-39页 |
(一)高中学校与课堂环境是高中历史教学审辩性思维培养的平台 | 第37页 |
(二)高中教育制度是高中历史教学审辩性思维培养的土壤 | 第37-38页 |
(三)社会环境是高中历史教学审辩性思维培养的养分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 第39-58页 |
一、将审辩性思维纳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之中 | 第39-44页 |
(一)审辩性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要求 | 第39-40页 |
(二)审辩性思维教学设计举案分析 | 第40-44页 |
二、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发展学生审辩性思维 | 第44-49页 |
(一)审辩性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设计要求 | 第44页 |
(二)一般历史研究性学习与审辩性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比较 | 第44-45页 |
(三)审辩性思维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实施分析 | 第45-49页 |
三、创设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 | 第49-56页 |
(一)创设历史概念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 | 第50-52页 |
(二)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 | 第52-54页 |
(三)创设史料教学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 | 第54-56页 |
四、致力培养审辩型的高中历史教师 | 第56-58页 |
(一)建立审辩型教师的环境培养机制 | 第56-57页 |
(二)开展审辩性思维的公开课与教育科研课 | 第57页 |
(三)教师要具备发展审辩性思维的意志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