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综述 | 第16-30页 |
2.1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结构及功能 | 第16-21页 |
2.1.1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 第16-21页 |
2.2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综述 | 第21-27页 |
2.2.1 FTM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 第21-23页 |
2.2.2 FTM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特性及原则 | 第23-25页 |
2.2.3 FTM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 第25-27页 |
2.3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框架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49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 第30-35页 |
3.1.1 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第30-31页 |
3.1.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第31-33页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验与完善 | 第33-35页 |
3.2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41页 |
3.3 定性指标量化理论与权数理论 | 第41-45页 |
3.3.1 定性指标量化理论 | 第41-43页 |
3.3.2 权数理论 | 第43-45页 |
3.4 先进交通仿真软件概述 | 第45-48页 |
3.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用户满意度指标的测度研究 | 第49-68页 |
4.1 概述 | 第49页 |
4.2 FTMS项目用户满意度的测度研究 | 第49-62页 |
4.2.1 建立FTMS项目用户满意度指数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4.2.2 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50-51页 |
4.2.3 FTMS项目用户满意度指数测度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4.2.4 FCSI的测评方法 | 第55-59页 |
4.2.5 模型的应用 | 第59-62页 |
4.3 电子收费系统项目用户满意度的模糊测评 | 第62-67页 |
4.3.1 电子收费系统项目用户满意度模糊测评模型 | 第62-64页 |
4.3.2 应用举例 | 第64-67页 |
4.4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方法 | 第68-85页 |
5.1 成本效益分析法 | 第68-69页 |
5.2 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 第69-83页 |
5.2.1 成本效果分析法 | 第69-71页 |
5.2.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其Bench Mark评价分析 | 第71-75页 |
5.2.3 均一和非均一综合集成的AHP/DEA评价方法 | 第75-80页 |
5.2.4 多元统计分析评价方法 | 第80-83页 |
5.3 FTM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方法的几点说明 | 第83-84页 |
5.4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电子收费系统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 | 第85-99页 |
6.1 概述 | 第85页 |
6.2 ETC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 | 第85-87页 |
6.3 ETC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案例 | 第87-98页 |
6.3.1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第88-89页 |
6.3.2 评价方案设计与仿真 | 第89-91页 |
6.3.3 成本效益分析 | 第91-94页 |
6.3.4 AHP/DEA综合评价 | 第94-96页 |
6.3.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96-98页 |
6.4 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可变限速系统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 | 第99-109页 |
7.1 概述 | 第99页 |
7.2 高速公路可变限速系统工作原理 | 第99-100页 |
7.3 可变限速系统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案例 | 第100-108页 |
7.3.1 VSL项目评价方案设计 | 第100-102页 |
7.3.2 成本效益分析 | 第102-105页 |
7.3.3 加权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第105-108页 |
7.4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8.1 本文研究总结 | 第109-110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摘要 | 第122-125页 |
ABSTRACT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