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12页 |
1.1.3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3 小结 | 第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21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产权性质界定 | 第21页 |
2.2 会计稳健性界定 | 第21-22页 |
2.3 非效率投资界定 | 第22-23页 |
2.4 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5页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2.5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产权特征对比 | 第26-27页 |
2.5.1 国有企业产权特征 | 第26-27页 |
2.5.2 非国有企业产权特征 | 第27页 |
2.6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27-29页 |
2.6.1 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27-28页 |
2.6.2 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28-29页 |
3 研究假设及研究设计 | 第29-39页 |
3.1 样本选取 | 第29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3.3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第31-39页 |
3.3.1 非效率投资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第31-33页 |
3.3.2 会计稳健性的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第33-36页 |
3.3.3 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第36-39页 |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9-53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39-42页 |
4.1.1 会计稳健性的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4.1.2 预期投资模型回归残差描述性统计 | 第40-41页 |
4.1.3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4.2.1 国有企业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4.2.2 非国有企业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4.3 估计非效率投资程度实证分析 | 第44-46页 |
4.3.1 国有企业的估计非效率投资程度 | 第44-45页 |
4.3.2 非国有企业的估计非效率投资程度 | 第45-46页 |
4.4 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4.1 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4.2 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5 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会计稳健性对于投资不足的实证分析 | 第48-49页 |
4.5.1 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不足的实证分析 | 第48页 |
4.5.2 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不足的实证分析 | 第48-49页 |
4.6 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会计稳健性对于过度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49-53页 |
4.6.1 国企的会计稳健性对于过度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49-50页 |
4.6.2 非国企的会计稳健性对于过度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50-53页 |
5 结论 建议与局限 | 第53-57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1.1 非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能更好的抑制非效率投资 | 第53页 |
5.1.2 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过度的抑制程度强于非国有企业 | 第53-54页 |
5.1.3 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不足的加剧程度弱于非国有企业 | 第54页 |
5.2 建议 | 第54-56页 |
5.2.1 政府管理部门方面 | 第54-55页 |
5.2.2 企业方面 | 第55页 |
5.2.3 其他利益相关者方面 | 第55-56页 |
5.3 研究局限性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