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案例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国家对"三公"经费问题的重视第11页
        1.1.2 绩效审计的发展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基本框架第15页
    1.5 主要贡献及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1页
    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7-18页
        2.1.1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第17页
        2.1.2 关于绩效审计评价的研究第17-18页
    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8-19页
        2.2.1 关于"三公"经费的文献综述第18页
        2.2.2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文献综述第18-19页
    2.3 简要评析第19-21页
第3章 理论分析第21-26页
    3.1 概念界定第21-22页
        3.1.1 "三公"经费第21页
        3.1.2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第21-22页
    3.2 理论基础第22-23页
        3.2.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第22页
        3.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2-23页
    3.3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要素第23-25页
        3.3.1 审计主体与客体第23页
        3.3.2 审计目标第23页
        3.3.3 审计基本原则第23-24页
        3.3.4 审计内容第24页
        3.3.5 审计方法第24-25页
    3.4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实施现状第25-26页
第4章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6-42页
    4.1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6-27页
        4.1.1 相关性原则第26页
        4.1.2 全面客观性原则第26页
        4.1.3 简单清晰原则第26页
        4.1.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第26-27页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第27-28页
        4.2.1 平衡计分卡简介第27-28页
        4.2.2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第28页
    4.3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计第28-33页
        4.3.1 指标设计依据第28-29页
        4.3.2 公众维度第29-30页
        4.3.3 内部管理过程维度第30-31页
        4.3.4 学习与发展维度第31页
        4.3.5 财务维度第31-32页
        4.3.6 指标体系的"3E"性说明第32-33页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3-39页
        4.4.1 层次分析法简介第33-35页
        4.4.2 计算指标权重第35-39页
    4.5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第39-41页
    4.6 指标体系的运行监督第41-42页
第5章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第42-55页
    5.1 审前调查第42-44页
    5.2 方案编制第44-47页
        5.2.1 审计目标及审计评价标准第44页
        5.2.2 指标调整第44-47页
    5.3 实施审计第47-51页
    5.4 提交报告与成果转化第51-55页
结论第55-56页
    1. 结论第55页
    2. 不足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1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确定评估咨询问卷第60-62页
附录2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第62-65页
附录3 A单位"三公"经费绩效审计评价问卷调查第65-66页
附录4 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山市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比较法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文本细读中的运用--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