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心理授权赋能理论 | 第18-21页 |
2.1.1 心理授权赋能的来源与发展 | 第18-19页 |
2.1.2 心理授权赋能环境变量-授权赋能领导行为理论综述 | 第19页 |
2.1.3 心理授权赋能的维度综述 | 第19-20页 |
2.1.4 心理授权赋能量表 | 第20-21页 |
2.2 员工创新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2.2.1 员工创新行为的来源及发展 | 第21页 |
2.2.2 员工创新行为的维度及量表 | 第21页 |
2.2.3 员工创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3 研究文献小结 | 第22-23页 |
3 热能院心理授权赋能与员工创新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33页 |
3.1 热能院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热能院简介 | 第23页 |
3.1.2 热能院主营业务 | 第23-24页 |
3.2 热能院人力资源状况 | 第24-27页 |
3.2.1 热能院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 第24-25页 |
3.2.2 热能院员工学历结构 | 第25页 |
3.2.3 热能院员工年龄结构 | 第25-26页 |
3.2.4 热能院员工类型分析 | 第26-27页 |
3.3 热能院心理授权赋能与员工创新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3.3.1 热能院员工心理授权赋能现状 | 第27页 |
3.3.2 热能院员工创新行为现状 | 第27-30页 |
3.3.3 热能院心理授权赋能与员工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4 热能院心理授权赋能与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分析研究 | 第33-43页 |
4.1 设计调查问卷 | 第33页 |
4.1.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33页 |
4.1.2 热能院调查问卷设计 | 第33页 |
4.2 热能院基础数据采集 | 第33-34页 |
4.2.1 热能院样本选取范围 | 第33-34页 |
4.2.2 问卷的回收 | 第34页 |
4.3 热能院数据分析 | 第34-42页 |
4.3.1 热能院员工统计学信息分析 | 第34-36页 |
4.3.2 心理授权赋能与热能院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4.3.3 心理授权赋能对热能院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4 环境变量授权赋能领导行为热能院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4.3.5 环境变量授权赋能领导行为对热能院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研究小结 | 第42-43页 |
5 热能院心理授权赋能改善员工创新行为的实施建议 | 第43-50页 |
5.1 坚决纠正国企一管就死的老毛病,加强员工的工作自主性 | 第43-44页 |
5.2 改变管理理念,强化员工在工作的角色意识和作用 | 第44-45页 |
5.3 关注员工的内在需求,提高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和感知 | 第45-46页 |
5.4 加强培训,强化员工的自我效能 | 第46页 |
5.5 加强领导的心理授权赋能行为培训机制,转变领导风格 | 第46-47页 |
5.6 关心员工生活及职业发展,建立人才成长通道 | 第47-48页 |
5.7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改善员工创新行为 | 第48-49页 |
5.8 建立平等自由、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 | 第49-50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50-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