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坊婚纱摄影的人类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 回民街社区的各种新消费品 | 第10-12页 |
(三) 概念界定:作为“灰色文化”的婚纱摄影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框架与田野调查过程 | 第13-16页 |
(五)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6-19页 |
二、回民街的文化迫力变化与婚纱摄影的出现 | 第19-26页 |
(一) 从基本需求到艺术需求 | 第21-23页 |
(二) 回民街中居民的需求与艺术家的需求 | 第23-25页 |
(三) 回民街中婚纱摄影普及者与反对者 | 第25-26页 |
三、摄影师崔鑫的创业过程 | 第26-32页 |
(一) 梦想的萌发 | 第28页 |
(二) 作为助手的学习过程 | 第28-29页 |
(三) 独立拍摄 | 第29-30页 |
(四) 独立经营 | 第30-32页 |
四、穆斯林摄影企业经营与创新 | 第32-38页 |
(一) 摄影企业的出现 | 第33-34页 |
(二) 摄影企业间的竞争 | 第34-35页 |
(三) 摄影企业内部的创新 | 第35-36页 |
(四) 微信公众号的创新 | 第36-38页 |
五、阿拉丁影楼的摄影过程 | 第38-42页 |
(一) 前期准备 | 第38-39页 |
(二) 服饰风格的选择 | 第39-40页 |
(三) 外景拍摄与棚内拍摄 | 第40-41页 |
(四) 顾客的焦虑与拍摄设计 | 第41-42页 |
六、回民街顾客与摄影师的互动格局 | 第42-47页 |
(一) 摄影师的互动过程 | 第43页 |
(二) 顾客的回应 | 第43-45页 |
(三) 摄影风格的变迁 | 第45-47页 |
七、穆斯林摄影师师徒传承 | 第47-49页 |
(一) 学徒的学习内容 | 第47-48页 |
(二) 师父的教学方法 | 第48-49页 |
八、摄影作品与社会化过程 | 第49-54页 |
(一) 作品传统与创新“品味”的形成 | 第50-52页 |
(二) 顾客口碑的传播与影响 | 第52-53页 |
(三) 化觉寺对摄影企业的影响 | 第53-54页 |
九、结束语与反思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