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亲子关系、自我接纳与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设计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页
        1.3.2 研究假设第11页
        1.3.3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3-23页
    2.1 亲子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3-15页
        2.1.1 亲子关系的定义第13页
        2.1.2 亲子关系的测量和维度划分第13-14页
        2.1.3 亲子关系研究现状第14-15页
    2.2 自我接纳的研究综述第15-17页
        2.2.1 自我接纳的定义第15页
        2.2.2 自我接纳的测量和维度划分第15-16页
        2.2.3 自我接纳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2.3 异性交往的研究综述第17-20页
        2.3.1 异性交往的定义第17页
        2.3.2 大学生的异性交往的特征第17页
        2.3.3 异性交往的测量和维度划分第17-18页
        2.3.4 大学生异性交往研究现状第18-20页
    2.4 亲子关系、自我接纳与异性交往的研究综述第20-21页
        2.4.1 亲子关系和异性交往的相关研究第20页
        2.4.2 自我接纳与异性交往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2.4.3 亲子关系和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第21页
    2.5 问题提出第21-23页
第3章 大学生异性交往问卷的编制第23-37页
    3.1 研究目的第23页
    3.2 研究方法第23页
    3.3 编制初始问卷第23-31页
        3.3.1 维度建构第23-25页
        3.3.2 项目编制第25页
        3.3.3 初始问卷的形成第25页
        3.3.4 初始问卷预测与数据分析第25-29页
        3.3.5 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9-31页
    3.4 因子命名第31-32页
    3.5 计分方式第32页
    3.6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32-34页
        3.6.1 被试第32页
        3.6.2 信度分析第32页
        3.6.3 效度分析第32-34页
    3.7 正式问卷的确立第34-37页
第4章 大学生样本的调查结果第37-52页
    4.1 研究目的第37页
    4.2 研究被试第37页
    4.3 研究工具第37-38页
        4.3.1 亲子关系问卷第37-38页
        4.3.2 自我接纳问卷第38页
        4.3.3 大学生异性交往问卷第38页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8页
    4.5 研究结果第38-52页
        4.5.1 大学生亲子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的研究结果第38-41页
        4.5.2 大学生自我接纳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的研究结果第41-43页
        4.5.3 大学生异性交往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的研究结果第43-47页
        4.5.4 大学生亲子关系、自我接纳与异性交往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第47-49页
        4.5.5 大学生自我接纳在亲子关系与异性交往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49-52页
第5章 讨论第52-62页
    5.1 大学生亲子关系人口学变量讨论第52-53页
    5.2 大学生自我接纳人口学变量讨论第53-55页
    5.3 大学生异性交往人口学变量讨论第55-58页
    5.4 大学生亲子关系、自我接纳与异性交往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第58-61页
        5.4.1 大学生亲子关系与异性交往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第58-59页
        5.4.2 大学生自我接纳与异性交往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第59-60页
        5.4.3 大学生亲子关系与自我接纳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第60-61页
    5.5 大学生自我接纳在亲子关系与异性交往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61-6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2页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附录第7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以来内地电影中的工人形象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亲子关系对班级管理策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