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1 舞动治疗 | 第9-16页 |
1.1.1 舞动治疗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1.1.2 舞动治疗的作用 | 第9-10页 |
1.1.3 舞蹈、动作作为疗愈方法的历史渊源 | 第10-11页 |
1.1.4 舞动治疗的心理学基础 | 第11-14页 |
1.1.5 舞动治疗目前的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1.2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 | 第16-17页 |
1.2.1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舞动治疗的区别 | 第16页 |
1.2.2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 自我接纳、人际信任 | 第17-20页 |
1.4 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接纳、人际信任)的研究 | 第20-21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2.1 选题缘由 | 第21页 |
2.2 选题意义 | 第21页 |
2.3 选题目的 | 第21-22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2-29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3.3.1 《自我接纳量表》 | 第22-23页 |
3.3.2 《人际信任量表》 | 第23页 |
3.3.3 《团体成员主观评估表》 | 第23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3.4.1 实施过程 | 第23-24页 |
3.4.2 方案设计 | 第24-29页 |
3.5 数据处理工具 | 第29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9-39页 |
4.1 自我接纳量表数据结果 | 第29-31页 |
4.1.1 实验组、对照组在自我接纳水平上前测差异性比较 | 第29-30页 |
4.1.2 实验组在自我接纳水平上前后测差异性比较 | 第30页 |
4.1.3 对照组在自我接纳水平上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30-31页 |
4.1.4 实验组、对照组在自我接纳水平上后测差异性比较 | 第31页 |
4.2 人际信任量表数据结果 | 第31-33页 |
4.2.1 实验组、对照组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前测差异性比较 | 第31-32页 |
4.2.2 实验组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前后测差异性比较 | 第32页 |
4.2.3 对照组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前后测差异性比较 | 第32-33页 |
4.2.4 实验组、对照组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后测差异性比较 | 第33页 |
4.3 实验组成员对团辅活动的主观评估 | 第33-34页 |
4.4 定性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34-39页 |
4.4.1 干预前访谈结果 | 第34-37页 |
4.4.2 干预过程中团体成员(实验组)的分享与感悟 | 第37-39页 |
4.4.3 干预结束后团体成员(实验组)的总结分享 | 第39页 |
5 讨论 | 第39-44页 |
5.1 舞动团体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分析 | 第39-41页 |
5.2 舞动团体心理干预的负性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5.3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 | 第42-44页 |
5.3.1 作用因子 | 第42-43页 |
5.3.2 作用机制 | 第43-44页 |
6 研究总结 | 第44-45页 |
7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45页 |
7.1 创新 | 第45页 |
7.2 不足 | 第45页 |
8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