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一) 国外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 第10页 |
(二) 国内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 第11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一) 文献法 | 第11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三) 实验研究法 | 第11-12页 |
四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非智力因素概述 | 第13-21页 |
一 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 第13页 |
二 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 第13-14页 |
(一) 积极性 | 第13页 |
(二) 适度性 | 第13-14页 |
(三) 习得性 | 第14页 |
(四) 波动性 | 第14页 |
三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 第14-16页 |
(一) 动力作用 | 第14-15页 |
(二) 定向和引导作用 | 第15页 |
(三) 维持和调节作用 | 第15页 |
(四) 补偿作用 | 第15-16页 |
四 动机和兴趣、意志的含义 | 第16-17页 |
(一) 动机的含义 | 第16页 |
(二) 兴趣的含义 | 第16-17页 |
(三) 意志的含义 | 第17页 |
五 动机、兴趣及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 | 第17-21页 |
(一) 动机的作用 | 第17页 |
(二) 兴趣的作用 | 第17-18页 |
(三) 意志的作用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桐梓高中非智力因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第21-25页 |
一 桐梓高中概况 | 第21页 |
二 桐梓高中生非智力因素中动机、兴趣、意志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25页 |
(一) 调查概况 | 第21-22页 |
(二)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三) 调查方法 | 第22页 |
(四) 调查的数据及分析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第25-33页 |
一 动机的培养 | 第25-27页 |
(一) 运用正面表扬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第25页 |
(二) 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 第25-26页 |
(三) 设置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 第26页 |
(四)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 第26-27页 |
二 兴趣的培养 | 第27-30页 |
(一) 运用历史学科特点,寓教于乐 | 第27-28页 |
(二) 展现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第28-29页 |
(三) 编制历史口决、顺口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9页 |
(四) 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第29-30页 |
三 意志的培养 | 第30-33页 |
(一) 从优良的习惯出发,在实践中锻炼意志的品质 | 第30-31页 |
(二) 树立牢固地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 第31-32页 |
(三) 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锤炼学生的意志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第33-41页 |
一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二 实验对象 | 第33页 |
三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四 实验时间 | 第33页 |
五 课堂教学案例 | 第33-38页 |
(一) 学情分析 | 第33页 |
(二) 教学目标 | 第33-34页 |
(三) 教学重难点 | 第34页 |
(四) 教与学的过程 | 第34-38页 |
六 实验效果 | 第38-40页 |
七 研究的结论与存在的不足 | 第40-41页 |
(一) 研究的结论 | 第40页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