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U的表面形貌测量系统的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1、绪论 | 第12-24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表面形貌测量及其质量评定的发展和现状 | 第12-15页 |
| ·表面形貌测量方法 | 第12-14页 |
| ·表面形貌评定方法 | 第14-15页 |
| ·图形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第15-22页 |
| ·图形处理器通用计算的发展和现状 | 第15-17页 |
|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 | 第17-22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 ·论文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2、白光谱线扫描干涉测量及相位计算 | 第24-32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白光谱线扫描干涉法 | 第25-26页 |
| ·相位计算算法及其对比分析 | 第26-31页 |
| ·相位计算算法 | 第26-29页 |
| ·相位计算算法的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表面形貌的测量数据处理算法 | 第32-53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基于CUDA的GPU并行算法的设计 | 第32-35页 |
| ·线程网格和线程块的维度设计 | 第32-33页 |
| ·存储器使用优化 | 第33-35页 |
| ·信号数据预处理 | 第35-36页 |
| ·图像信号存储形式的更改 | 第35页 |
| ·干涉信号预处理 | 第35-36页 |
| ·相位计算的GPU并行处理 | 第36-43页 |
| ·波峰计数法 | 第36-40页 |
| ·傅里叶变换分析法 | 第40-43页 |
| ·GPU运算的加速比及精度分析 | 第43-52页 |
| ·加速比分析 | 第43-48页 |
| ·运算精度分析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表面形貌快速评定技术 | 第53-72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高斯滤波基准面的建立 | 第53-57页 |
| ·高斯滤波器基准面 | 第53-54页 |
| ·大尺度二维高斯滤波器的分解 | 第54-55页 |
| ·高斯滤波基准面的校正 | 第55-57页 |
| ·建立基准面的GPU并行处理 | 第57-61页 |
| ·二维高斯滤波 | 第58-59页 |
| ·高斯滤波的校正 | 第59-60页 |
| ·GPU评定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 ·三维表面粗糙度快速评定技术 | 第61-71页 |
| ·评定参数 | 第61-64页 |
| ·三维表面快速评定 | 第64-66页 |
| ·评定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5、表面形貌测量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72-85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表面形貌测量系统的搭建 | 第72-75页 |
| ·系统结构 | 第72-73页 |
| ·声光可调滤光器 | 第73-74页 |
| ·声光滤光器控制电路 | 第74-75页 |
| ·表面形貌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第75-82页 |
| ·系统开发工具 | 第75-76页 |
| ·测量系统软件功能模块 | 第76页 |
| ·声光滤光器控制模块 | 第76-78页 |
| ·摄像头控制模块 | 第78-79页 |
| ·数据并行处理模块 | 第79-81页 |
| ·表面形貌评定模块 | 第81-82页 |
| ·表面形貌测量系统的实现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6、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全文总结 | 第85页 |
| ·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