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小学数学教材“问题解决”编写比较研究--以西南师大版和美国Math Connects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引言 | 第8-32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1页 |
1. 问题解决是当代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 | 第8-9页 |
2. 问题解决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之一 | 第9-10页 |
3.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重要内容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23页 |
1. 问题解决过程模式的研究 | 第11-13页 |
2. 问题解决过程的内在机制的研究 | 第13-14页 |
3. 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 第14-17页 |
4. 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 | 第17-18页 |
5. 中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 第18-21页 |
6. 教科书“问题解决”编写的比较研究 | 第21-23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23-27页 |
1. 教科书 | 第23-25页 |
2. 问题 | 第25-26页 |
3. 问题解决 | 第26-27页 |
(四) 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 第27-29页 |
1. 研究的问题 | 第27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五)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六)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二、问题解决的数学教育价值 | 第32-36页 |
(一)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 第32-33页 |
(二)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三) 问题解决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 第34页 |
(四) 问题解决有利于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 | 第34-36页 |
三、中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目标比较 | 第36-48页 |
(一) 中国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目标 | 第36-37页 |
(二) 美国加州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目标 | 第37-38页 |
(三)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目标的比较 | 第38-48页 |
1. 内容范围 | 第38-46页 |
2. 要求水平 | 第46-48页 |
四、两套教材“问题解决”编写设计比较 | 第48-58页 |
(一) 两套教材“问题解决”编写理念比较 | 第48-51页 |
1. 问题解决背景材料的选取 | 第48-50页 |
2. 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 第50-51页 |
(二) 两套教材“问题解决”内容编排比较 | 第51-54页 |
(三) 两套教材“问题解决”组织结构比较 | 第54-58页 |
五、两套教材“问题解决”版块呈现的策略比较 | 第58-72页 |
(一) 问题解决策略 | 第58-60页 |
1. 模式识别 | 第58-59页 |
2. 差异分析 | 第59页 |
3. 数形结合 | 第59-60页 |
4. 类比迁移 | 第60页 |
(二)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 第60-63页 |
1. 归类策略 | 第61页 |
2. 比较策略 | 第61页 |
3. 化归策略:转化 | 第61-62页 |
4. 构造策略:关系 | 第62-63页 |
5. 分类策略 | 第63页 |
(三) 两套教材“问题解决”所呈现策略比较分析 | 第63-72页 |
1. 两套教材“问题解决”策略的相同点 | 第63-67页 |
2. 两套教材“问题解决”策略编写的不同点 | 第67-72页 |
六、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72-76页 |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二) 小学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版块编写建议 | 第73-75页 |
1. 问题解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第73页 |
2.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材编写的基本内容 | 第73页 |
3. “问题解决”编写着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 第73-74页 |
4. “问题解决”编写体现数学解题策略 | 第74-75页 |
(三) 研究的局限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