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一、社会建构主义与社会认知主义 | 第11-15页 |
二、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其它教育理论及观点的支撑 | 第18-22页 |
一、翻译教育理论对“翻译能力”及描述翻译学对“翻译行为”的描述 | 第18-21页 |
二、翻译教学的社会维度教育目标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教学研究的结合 | 第22-24页 |
一、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兴起 | 第22-23页 |
二、语料库与译者培养 | 第23-24页 |
三、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 第24页 |
第四节 基于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局限性和前景 | 第24-26页 |
一、基于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局限性 | 第24-25页 |
二、基于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前景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 第27-37页 |
第一节 商务英语 | 第27-28页 |
一、商务英语的界定 | 第27-28页 |
二、商务英语的发展 | 第28页 |
第二节 翻译教学研究 | 第28-33页 |
一、翻译的界定 | 第28-30页 |
二、“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在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中的融 合 | 第30-31页 |
三、翻译能力、译者能力与翻译教学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 第33-36页 |
一、交际与实证的崭新视角 | 第33页 |
二、完善了翻译教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三、弥补了传统翻译教学的局限性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学生翻译作品档案库的编辑与(商务)英语语料库资源 | 第37-41页 |
第一节 学生翻译作品档案库的编辑 | 第37-39页 |
一、语料库建设的目的 | 第37页 |
二、语料编辑与检索工具 | 第37页 |
三、语料转录 | 第37-38页 |
四、元信息标注 | 第38-39页 |
五、语料分词与词性赋码 | 第39页 |
第二节(商务)英语语料库资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 第41-66页 |
第一节 教学模式的建立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43-65页 |
一、需求分析 | 第43-45页 |
二、教学环境分析 | 第45-46页 |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46-47页 |
四、教学材料 | 第47页 |
五、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47-65页 |
六、辅助教学良性循环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66-76页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 第66-68页 |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66-67页 |
二、实验组和控制组 | 第67页 |
三、研究假设 | 第67-68页 |
第二节 问卷调查 | 第68-70页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68-69页 |
三、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69-70页 |
第三节 测试数据分析(SPSS 软件分析) | 第70-74页 |
一、前测数据分析及差异性检测 | 第70-72页 |
二、后测数据分析及差异性检测 | 第72-74页 |
第四节 访谈 | 第74-75页 |
一、访谈的对象与组织 | 第74页 |
二、访谈回馈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1 | 第81-82页 |
附录2 | 第82-83页 |
附录3 | 第83-93页 |
附录4 | 第93-103页 |
附录5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