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现状 | 第22-27页 |
·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质量有所提高 | 第22-23页 |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 第23-24页 |
·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 第24-25页 |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 第25-26页 |
·学生质量不断提高 | 第26-27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普及质量有待提高 | 第27页 |
·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 第27-28页 |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 第28页 |
·办学条件仍需改善 | 第28-29页 |
·学生生源流失严重 | 第29-30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第30页 |
·教育体制和政策的影响 | 第30-31页 |
·其他因素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第32-42页 |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2-34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第34-36页 |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 第36-3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9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第39-41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第39-41页 |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高阶因子模型的构建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42-52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 | 第42-46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数据处理 | 第42-44页 |
·高阶因子模型的运算过程 | 第44-46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结果 | 第46页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提升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 第52-62页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第52-55页 |
·完善和健全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 第52-54页 |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54-55页 |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 | 第55页 |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 第55-58页 |
·加大实施素质教育 | 第55-56页 |
·加强课程的关联性 | 第56-58页 |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 第58-59页 |
·拓宽农村义务教育融资渠道 | 第58页 |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第58-59页 |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相关保障制度 | 第59-61页 |
·制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标准 | 第59-60页 |
·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 第60页 |
·建立监督制度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1 | 第68-73页 |
附录2 | 第73-77页 |
附录3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