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打击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扬琴论文

从改编曲看扬琴独奏音乐的形式演进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1页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7页
 二、研究现状第7-9页
 三、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第9页
 四、研究主要思路及写作框架第9-11页
第一章 民间说唱与器乐类种中的扬琴第11-22页
 第一节 民间说唱艺术中的扬琴第11-18页
 第二节 传统小型合奏乐类种中的扬琴第18-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扬琴独奏音乐形式的初始阶段第22-32页
 第一节 演奏实践中曲目的分离与融合第22-24页
  一、同一曲目不同演奏方式的并存第22-23页
  二、演奏家与改编者的“一身二任”第23-24页
 第二节 独奏乐曲表述的“改编现象”第24-30页
  一、用扬琴“唱”《苏武》第24-27页
  二、古曲《三宝佛》中的《旱天雷》与《倒垂帘》第27-28页
  三、四川扬琴曲牌中的《将军令》第28-30页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扬琴独奏音乐改编的共性特征第32-48页
 第一节 扬琴作为独奏音乐的形式演进第32-35页
  一、民间艺术演奏家进入音乐院、团第32-33页
  二、演奏场合以及表演功能的改变第33-34页
  三、传统音乐经典和民间优秀曲目的整理改编第34-35页
 第二节 独奏乐曲陈述逻辑的转变与音乐风格的“留”与“变”第35-47页
  一、独奏乐曲陈述逻辑的转变第35-43页
   1、“歌腔化”、“器乐化”主导的发展模式第36-41页
   2、速度结构布局第41-43页
  二、独奏曲地域性流派风格的“留”与“变”第43-47页
   1、独奏曲地域性流派风格的延续第44-46页
   2、独奏曲地域性流派风格的混合与淡化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83页
后记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声音表现
下一篇:论华彩装饰在钢琴即兴演奏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