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框架 | 第12页 |
| ·《围城》及其英译本简介及选材原因 | 第12-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西方学者对衔接理论的研究 | 第14-18页 |
| ·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 | 第14-17页 |
| ·语篇及语篇性 | 第15-16页 |
| ·衔接的分类 | 第16页 |
| ·词汇衔接 | 第16-17页 |
| ·荷伊的分类 | 第17-18页 |
| ·其他学者的观点 | 第18页 |
| ·国内学者对衔接的研究 | 第18-21页 |
| ·胡壮麟的研究 | 第18-19页 |
| ·朱永生等的研究 | 第19-20页 |
| ·其他学者的研究 | 第20-21页 |
| 第3章 《围城》中的词汇衔接手段研究 | 第21-39页 |
| ·重复 | 第22-30页 |
| ·词条的完全重复 | 第22-26页 |
| ·连续重复 | 第22-24页 |
| ·间隔重复 | 第24-26页 |
| ·词条的部分重复 | 第26-27页 |
| ·语言精练 | 第26-27页 |
| ·修辞效果 | 第27页 |
| ·词序变化 | 第27-29页 |
| ·强调 | 第27-28页 |
| ·避免枯燥和冗长 | 第28-29页 |
| ·汉语特有的重复 | 第29-30页 |
| ·拆词重复 | 第29-30页 |
| ·顶真 | 第30页 |
| ·同义词及近义词 | 第30-33页 |
| ·搭配 | 第31-32页 |
| ·使语篇生动 | 第32-33页 |
| ·反义词 | 第33-36页 |
| ·上下义关系与搭配 | 第36-38页 |
| ·上下义关系 | 第36页 |
| ·搭配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基于《围城》原文及译文基础上的汉英词汇衔接异同分析 | 第39-45页 |
| ·汉英词汇衔接的相同点 | 第39-41页 |
| ·“重复”的高频率使用 | 第39页 |
|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搭配 | 第39-41页 |
| ·词汇逻辑关系的表达 | 第39-40页 |
| ·特殊搭配环境的形成 | 第40-41页 |
| ·汉英词汇衔接的不同点 | 第41-45页 |
| ·重复在汉语中的“变体” | 第41-44页 |
| ·《围城》中重复的“变体” | 第41-42页 |
| ·其它语篇中的“重复”现象 | 第42-44页 |
| ·英语语篇特有的现象:同义词重复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页 |
| 第5章 词汇衔接研究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 第45-55页 |
| ·对翻译的启示 | 第45-50页 |
| ·直译 | 第46页 |
| ·同义词替代 | 第46-47页 |
| ·特殊中文重复 | 第47页 |
| ·其他词汇衔接的翻译 | 第47-49页 |
| ·同义词翻译 | 第47-48页 |
| ·上义词和搭配的翻译 | 第48-49页 |
| ·反义词的翻译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对英文写作的启示 | 第50-55页 |
| ·原词重复 | 第50-51页 |
| ·复杂重复 | 第51页 |
| ·同义词 | 第51页 |
| ·反义词 | 第51-52页 |
| ·上下义词 | 第52页 |
| ·搭配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