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国内外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外关于产业政策评价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现有文献述评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创新 | 第17-18页 |
2 文化产业政策及政策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后发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结构转换理论 | 第19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9页 |
·技术开发理论 | 第19-20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 第20-21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内涵 | 第20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特征 | 第20-21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分类 | 第21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作用 | 第21-22页 |
·文化产业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22-26页 |
3 陕西省文化产业现状及政策分析 | 第26-31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现状 | 第26-27页 |
·陕西省文化资源现状 | 第26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现状 | 第26-27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的梳理 | 第27-29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文本分析 | 第29-31页 |
4 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的整体评价 | 第31-38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3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第31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31-33页 |
·测度模型的选择 | 第33-34页 |
·测度模型的选择依据 | 第33-34页 |
·测度模型 | 第34页 |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4页 |
·空间角度的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评价 | 第34-36页 |
·时间角度的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评价 | 第36-38页 |
5 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的分类评价 | 第38-47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价 | 第38-41页 |
·文化产业结构政策 | 第38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 第38-41页 |
·产业结构角度的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评价 | 第41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组织政策效应评价 | 第41-44页 |
·文化产业组织政策 | 第41-43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组织分析 | 第43-44页 |
·产业组织角度的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评价 | 第44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布局政策效应评价 | 第44-47页 |
·文化产业布局政策 | 第44页 |
·陕西省文化产业布局分析 | 第44-45页 |
·产业布局角度的陕西省文化产业政策效应评价 | 第45-47页 |
6 政策建议与结论 | 第47-52页 |
·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第47页 |
·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 | 第47-48页 |
·协调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 第48页 |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 第48-49页 |
·加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50-51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