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导论 | 第8-38页 |
一、何为“正确的教育”——问题的缘起 | 第8-14页 |
(一) 获致教育真理何以可能 | 第8-12页 |
(二) 为何要选择正确的教育 | 第12-14页 |
二、如何达致教育自然正确——问题的提出 | 第14-19页 |
(一) 教育哲学提出问题的方式 | 第15-16页 |
(二) 提出的问题 | 第16-19页 |
三、教育自然正确何为——问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一) 现实意义 | 第19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四、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34页 |
(一) 国外对“现代性”与“现代性教育”的批判研究 | 第21-31页 |
(二) 国内对“现代性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五、问题的解决: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文结构及基本观点 | 第34-38页 |
(一) 前提假设 | 第34-3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三) 论文结构 | 第36页 |
(四) 基本观点 | 第36-38页 |
第一章 现代性教育的精神贫困与价值无根性 | 第38-80页 |
第一节 “失去灵魂的卓越”:现代性教育危机的表征 | 第38-54页 |
一、精神的划一:现代性教育制造“氓众” | 第39-43页 |
二、欲望的膨胀:现代性教育制造平面与功利人 | 第43-50页 |
三、“无聊”的蔓延:现代性教育生产“扯淡的人” | 第50-54页 |
第二节 从德性到制度:现代性教育的衰变 | 第54-70页 |
一、现代性教育诉诸于制度 | 第54-64页 |
二、制度决定论:现代性教育的外在表征 | 第64-67页 |
三、从“人应当如何生活”到“人如何不违反规则” | 第67-70页 |
第三节 教育价值无根性是现代性教育危机的根源 | 第70-80页 |
一、现代性教育能把人引向美好生活吗 | 第71-72页 |
二、现代性教育的对“教育本身”的疏离 | 第72-76页 |
三、价值虚无的弥漫 | 第76-80页 |
第二章 自然正确:教育的价值根基 | 第80-120页 |
第一节 教育得以正确的根据 | 第80-86页 |
一、什么是正确的教育 | 第80-85页 |
二、什么使教育得以正确 | 第85-86页 |
第二节 教育的“自然正确”之维 | 第86-106页 |
一、古典教育视野的可能性 | 第87-88页 |
二、教育自然正确观 | 第88-96页 |
三、教育的“宇宙目的论” | 第96-101页 |
四、教育自然正确的规范性 | 第101-106页 |
第三节 “教育承诺”下的“教育反抗” | 第106-120页 |
一、承诺:教育的“原初”和“开端” | 第106-115页 |
二、正确的教育对习俗的“反抗” | 第115-120页 |
第三章 从自然正确到自然权利:现代性教育的展开 | 第120-160页 |
第一节 现实、激情与自由:现代性教育的第一次浪潮 | 第120-135页 |
一、教育从理想化到技术化 | 第121-126页 |
二、教育的基点从义务到权利 | 第126-130页 |
三、教育的指向从自然到习俗 | 第130-135页 |
第二节 浪漫、德性与自由生存体验:现代性教育的第二次浪潮 | 第135-146页 |
一、教育的目标从现实到浪漫 | 第135-139页 |
二、教育的形而上学基础从自然到历史 | 第139-143页 |
三、教育的形上基础从抛弃自然到超越自然 | 第143-146页 |
第三节 虚无、价值中立与自由选择:现代性教育的第三次浪潮 | 第146-160页 |
一、教育的背景:彻底的历史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 | 第147-151页 |
二、教育的逻辑起点:承认和直面虚无主义的生存事实 | 第151-153页 |
三、教育的目标:选择自由,承担自由 | 第153-160页 |
第四章 现代性教育危机的古典理性出路 | 第160-200页 |
第一节 复归古典理性:超克现代性教育危机的尝试 | 第160-175页 |
一、教育的古今之争 | 第161-168页 |
二、古典理性出路:回到“教育”本身 | 第168-171页 |
三、认真对待德性 | 第171-175页 |
第二节 教育反抗的背景:哲人与民众的争吵 | 第175-182页 |
一、两种人、两种生活到两种教育学 | 第175-176页 |
二、两种教育学的争吵 | 第176-179页 |
三、隐微与显白:哲人教育学的“铠甲” | 第179-182页 |
第三节 教育反抗的“药引”:悲剧意识 | 第182-200页 |
一、教育的“命运” | 第183-187页 |
二、教育的“尤利西斯的自缚” | 第187-194页 |
三、教育的牛虻精神与人的灵魂自救 | 第194-200页 |
结语 自由教育:古典理性的复归 | 第200-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