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胁迫效应 | 第11-15页 |
|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 第11-12页 |
| ·重金属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2-14页 |
| ·植物对Cu的耐受性 | 第14-15页 |
| ·多胺在植物体中的生理作用 | 第15-19页 |
| ·多胺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 第15-16页 |
| ·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 ·多胺在植物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 第17页 |
| ·多胺在植物受逆境胁迫时的作用 | 第17-19页 |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 第19页 |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水生植物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水生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7页 |
| ·SSH技术的原理与基本操作步骤 | 第22-25页 |
| ·SSH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 第2章 Cu~(2+)胁迫对水花生体内活性氧水平和多胺代谢的影响及外施亚精胺的缓解作用 | 第27-4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8-31页 |
|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 ·实验设计 | 第28页 |
| ·Cu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 ·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28-29页 |
| ·膜脂过氧化程度的测定 | 第29页 |
| ·多胺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 ·ADC和ODC活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 ·PAO活性的测定 | 第31页 |
| ·统计分析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 ·水花生叶片内Cu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变化 | 第31-32页 |
| ·水花生叶片内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的变化 | 第32-34页 |
| ·水花生叶片内多胺含量的变化 | 第34-36页 |
| ·水花生叶片内ADC和ODC活性的变化 | 第36-37页 |
| ·水花生叶片内PAO活性的变化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1页 |
| 第3章 Cu~(2+)胁迫对慈姑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多胺代谢的影响 | 第41-5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4页 |
| ·供试材料 | 第42页 |
| ·实验设计 | 第42页 |
| ·Cu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 ·膜脂过氧化程度和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42-43页 |
| ·多胺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 ·ADC活性的测定 | 第43-44页 |
| ·PAO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 ·统计分析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5页 |
| ·Cu~(2+)胁迫对慈姑根细胞内Cu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Cu~(2+)胁迫对慈姑根细胞内O_2·~-产生速率和TBARS含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 ·Cu~(2+)胁迫对慈姑根细胞内Put含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 ·Cu~(2+)胁迫对慈姑根细胞内Spd含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 ·Cu~(2+)胁迫对慈姑根细胞内Spm含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 ·Cu~(2+)胁迫对慈姑根细胞内ADC和PAO活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 ·讨论 | 第55-58页 |
| 第4章 Cu~(2+)胁迫对水花生愈伤组织体内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58-7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9-61页 |
| ·愈伤组织的培养 | 第59页 |
| ·实验设计 | 第59页 |
| ·Cu含量的测定 | 第59页 |
| ·酶液的提取和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59-60页 |
| ·SOD活性的测定 | 第60页 |
| ·POD活性的测定 | 第60页 |
| ·CAT活性的测定 | 第60页 |
| ·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60页 |
| ·膜脂过氧化程度的测定 | 第60-61页 |
| ·统计分析 | 第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 ·水花生愈伤组织内源Cu的积累 | 第61页 |
| ·Cu~(2+)处理对水花生愈伤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DS-PAGE的影响 | 第61-63页 |
| ·Cu~(2+)处理对水花生愈伤组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 ·Cu~(2+)处理对水花生愈伤组织内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 ·Cu~(2+)处理对水花生愈伤组织内TBRAS含量的影响 | 第66-68页 |
| ·讨论 | 第68-71页 |
| 第5章 Cu~(2+)胁迫下菹草叶片内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文库的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 第71-9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72-83页 |
| ·供试材料 | 第72-73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73-74页 |
| ·方法 | 第74-8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3-91页 |
| ·总RNA的提取 | 第83-84页 |
| ·双链cDNA合成的检测 | 第84-85页 |
| ·Rsa Ⅰ酶切结果 | 第85-86页 |
| ·消减文库的菌落PCR检测 | 第86-87页 |
| ·SSH文库阳性克隆测序 | 第87页 |
| ·序列的GO注释 | 第87-89页 |
| ·序列的Pathway分析 | 第89-91页 |
| ·讨论 | 第91-94页 |
| 论文小结 | 第94-96页 |
| 附录A 缩略表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1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