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探究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篇历史及阅读教学

附件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第二章 民国时期鲁迅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第14-26页
   ·20 世纪 20 年代至解放前夕鲁迅文学作品选篇目录第15-18页
     ·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教材中关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选编第15-16页
     ·中华书局所出版的教材中关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选编第16-17页
     ·世界书局所出版的教材中关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选编第17-18页
   ·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选篇标准第18-26页
     ·时代背景第18-19页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第19-21页
     ·鲁迅文学作品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概况第21-26页
第三章 解放后“文革”前夕鲁迅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1949年—1966 年)第26-36页
   ·1949 年—1955 年“亲苏”背景下的鲁迅作品选篇汇编第26-30页
   ·1956 年—1965 年语文教育发展的“十年”教材中的鲁迅文学作品第30-36页
     ·语文分科教学阶段(1956-1957 年)第30-31页
     ·“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学(1957-1965 年)第31-36页
第四章 “文革时期”鲁迅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1966—1976年)第36-42页
   ·特殊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状况第36-37页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篇及教学第37-42页
     ·这一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汇编第37-38页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探析第38-42页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新教育体制下的鲁迅文学作品的选篇第42-50页
   ·新形势下语文教育上的拨乱反正第42-43页
   ·1977 年至上世纪末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文学作品选篇第43-50页
     ·第一阶段(1977 年~1987 年)第43-46页
     ·第二阶段(1988 年~1999 年)第46-50页
第六章 新世纪鲁迅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状第50-74页
   ·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的展望第50-52页
   ·新世纪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参考要素第52-63页
     ·教材选编参考要素第52-54页
     ·鲁迅作品选编参考要素第54-63页
       ·鲁迅作品的特点第54-59页
       ·学生的特点第59-63页
   ·新世纪中学语文教材中关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选篇第63-74页
     ·新世纪对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参解读第64-69页
       ·六年级(预备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64-66页
       ·七年级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社戏》)第66页
       ·九年级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风筝》(散文)、《故乡》(小说)、《孔乙己》(小说)、《自嘲》(自题小诗)第66-69页
     ·新世纪对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参解读第69-74页
       ·高一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了忘却的记念》(杂文)第70页
       ·高二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拿来主义》(杂文)、白莽作《孩塔》序(序文))第70-71页
       ·高三阶段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未有天才之前》(演讲稿)、《阿 Q正传》(节选)(小说))第71-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知识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