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论题的提出 | 第8-14页 |
·高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现状调查 | 第8-10页 |
·高中语文课堂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 第10-13页 |
·论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内涵简述 | 第16-17页 |
·关于“模式” | 第16页 |
·关于“有效” | 第16-17页 |
·关于“学·讲·练·悟” | 第17页 |
·高中语文课堂“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研究意义与理论支撑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理论支撑 | 第18-19页 |
·高中语文课堂“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2“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研究的基本原则 | 第21-23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1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1页 |
·动态性原则 | 第21页 |
·循序渐进原则 | 第21-22页 |
·学科性原则 | 第22-23页 |
3“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构建的辅助性措施研究 | 第23-26页 |
·树立全新观念,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养 | 第23-24页 |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 第23页 |
·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 | 第23-24页 |
·树立大语文观 | 第24页 |
·优化导学案的编制 | 第24-25页 |
·科学建设学习小组 | 第25-26页 |
·分组策略 | 第25页 |
·组长培训 | 第25-26页 |
4“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的建构 | 第26-32页 |
·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 第26-28页 |
·模式建构 | 第26-27页 |
·操作指津 | 第27-28页 |
·讲(展示、探究、交流、辩论) | 第28-29页 |
·模式建构 | 第28页 |
·操作指津 | 第28-29页 |
·“练”(达标检测) | 第29-30页 |
·模式建构 | 第29-30页 |
·操作指津 | 第30页 |
·“悟”(内化、提升) | 第30-32页 |
·模式建构 | 第30-31页 |
·操作指津 | 第31-32页 |
5 构建“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测评体系 | 第32-35页 |
·制定“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课堂质量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推行四张证书,监测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在模式下的质量状况 | 第33-35页 |
·书写(高一上期) | 第33页 |
·演讲(高一下期) | 第33-34页 |
·阅读(高二上期) | 第34页 |
·辩论(高二下期) | 第34-35页 |
6 结论 | 第35-37页 |
·“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35页 |
·本研究之不足及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