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一、绪论 | 第8-11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9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8-9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 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9-10页 |
2. 有利于克服学科教学难点 | 第10页 |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第10页 |
4. 有利于促进历史课改深化 | 第10-11页 |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相关概念 | 第11页 |
1.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涵义 | 第11页 |
2.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关键 | 第11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原因 | 第11-13页 |
1.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2.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 第12-13页 |
(三)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3-16页 |
1.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 第13-14页 |
2. 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 | 第14-15页 |
3. 新课程理论 | 第15-16页 |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模式设计 | 第16-22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的整合点分析 | 第16页 |
1. 辅助教学知识重构 | 第16页 |
2. 丰富课堂学习资源 | 第16页 |
3. 营造新型教学环境 | 第16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原则 | 第16-18页 |
1. 教学资源的科学性 | 第16-17页 |
2.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 第17页 |
3. 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 第17页 |
4.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的结合性 | 第17页 |
5.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相结合 | 第17-18页 |
6. 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性 | 第18页 |
(三)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模式 | 第18-22页 |
1. 辅助式教学模式 | 第18-19页 |
2. 网络教学式模式 | 第19-21页 |
3. 研究性学习式模式 | 第21-22页 |
四、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案例及效果 | 第22-33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案例 | 第22-31页 |
1. 辅助式教学案例 | 第22-26页 |
2. 研究性学习式案例 | 第26-31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案例的效果分析 | 第31-33页 |
1. 实现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 第31页 |
2. 实现了科学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 第31页 |
3. 实现了德育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 第31-33页 |
五、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 第33-39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4页 |
1. 教师主导地位的削弱 | 第33页 |
2. 师生对其它教学资源的忽视 | 第33-34页 |
3. 盲目整合对教学目标落实的弱化 | 第34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历史史料教学整合需关注的几对关系 | 第34-36页 |
1. 信息技术与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关系 | 第34页 |
2.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要素的关系 | 第34-35页 |
3. 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关系 | 第35页 |
4. 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 第35-36页 |
5. 课堂容量大与学生接受能力间的关系 | 第36页 |
(三) 整合背景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 第36-39页 |
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 第36-37页 |
2. 教师要不断增加信息素养 | 第37-38页 |
3. 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科素养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