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9页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9-11页 |
一、现今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小学舞蹈学习现状 | 第11-15页 |
(一)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途径 | 第11-12页 |
1. 校外舞蹈培训班 | 第11页 |
2. 音乐课 | 第11页 |
3. 校园演出 | 第11页 |
4. 课外活动 | 第11-12页 |
(二) 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小学舞蹈开展情况 | 第12-13页 |
(三) 民族民间舞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 第13-15页 |
1. 利于身体发育 | 第13页 |
2. 利于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 | 第13页 |
3. 利于意志品质的磨砺 | 第13页 |
4. 利于智能发展 | 第13-15页 |
二、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加强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重要性 | 第15-23页 |
(一) 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 | 第15-16页 |
(二)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和功用 | 第16-19页 |
1. 多元一体,交融中并存 | 第17页 |
2. 讲究舞蹈队形的排列与场面的变化 | 第17-18页 |
3. 歌、乐、舞三者结合的民俗场域 | 第18页 |
4. 道具的使用 | 第18-19页 |
(三) 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 | 第19页 |
1. 传统的民间传承 | 第19页 |
2. 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 | 第19页 |
(四) 专业舞蹈院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特质与局限 | 第19-20页 |
1. 规范、系统、文化导向性 | 第19-20页 |
2. 局限性 | 第20页 |
(五) 有效提高学生对本民族舞蹈及文化的了解 | 第20-22页 |
(六) 不同地域中本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22页 |
(七) 是国家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 | 第22-23页 |
三、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加强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35页 |
(一) 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加强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1. 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 第23页 |
2. 教育资源的可行性因素 | 第23-25页 |
(二) 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加强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可行性的实践分析 | 第25-35页 |
1. 调查实践一(以当地一所小学和中学进行调查) | 第25-28页 |
2. 调查实践二(关于影响可行性的综合因素评价分析) | 第28-35页 |
四、学习建议 | 第35-39页 |
(一) 师资力量的培养 | 第35-36页 |
(二) 学习的课程设置与安排 | 第36页 |
(三) 硬件设施及教材的完善 | 第36-37页 |
(四) 学习方法的规范 | 第37-38页 |
(五)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38页 |
(六) 试点教育的施行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A | 第42-44页 |
附录B | 第44-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