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指导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页
 四、相关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 关于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研究第10-11页
  (二) 关于钟嵘《诗品》诗歌理论的研究第11-14页
一、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与现代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第14-19页
 (一) 古典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及实践第14-15页
 (二) 古典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第15页
 (三)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的地位第15-18页
  1. 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第16页
  2.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影响第16-18页
 (四)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的价值第18-19页
二、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概述第19-29页
 (一)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内涵第19-20页
  1. 鉴赏教学的界定第19页
  2.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第19-20页
 (二)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特点第20-22页
  1.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本质特征第20-21页
  2.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基本过程第21-22页
 (三)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第22-29页
  1.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第22-24页
  2.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传统模式第24-27页
  3.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问题第27-29页
三、钟嵘《诗品》及其诗歌理论的基本内涵第29-41页
 (一) 钟嵘及《诗品》介绍第29-30页
  1. 钟嵘简介第29页
  2. 钟嵘《诗品》简介第29-30页
 (二)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的基本内涵第30-41页
  1. 诗歌的“物感说”第30-31页
  2. 诗歌的“滋味”说第31-32页
  3. 诗歌的“自然”说第32-33页
  4. 诗歌的“三义”说第33-34页
  5. 诗歌的“风骨”说第34页
  6. 诗歌的评论方法第34-39页
  7. 小结第39-41页
四、钟嵘《诗品》诗歌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第41-62页
 (一)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应准确把握讲诗要义第41-43页
  1. 准确把握诗人、诗歌、诗史的交叉关联第41-42页
  2. 疏词达意第42页
  3. 建构诗象第42-43页
 (二)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应抓“诗味”,悟诗意第43-47页
  1.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重在“品情”第43-44页
  2. 反复诵读,诵诗品情第44-45页
  3. “诵诗品情”的案例分析第45-47页
 (三)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应懂评诗技法第47-52页
  1. 掌握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创作手法第47-50页
  2. 知人论世,设身处地第50页
  3. 咬文嚼字,含英咀华第50-51页
  4. 较量同异,以诗教诗第51-52页
 (四)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案例分析第52-62页
  1. 案例:李清照《词两首》第52-58页
  2. 杜甫《蜀相》教学设计第58-62页
结语与反思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第68-69页
后记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以河南省X县为例
下一篇:农村教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的调查研究--以C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