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引言 | 第12-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二次事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地铁火灾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事故多米诺效应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复杂网络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2.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理论研究 | 第24-38页 |
| ·二次事故概念研究 | 第24-25页 |
| ·二次事故定义 | 第24页 |
| ·次生灾害定义 | 第24-25页 |
| ·二次事故与次生灾害的区别 | 第25页 |
|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概念 | 第25-34页 |
| ·多米诺效应理论相关概念 | 第25-29页 |
|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概念界定 | 第29页 |
|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类型分析 | 第29-31页 |
| ·基于突发事件连锁反应的二次事故发生机制分析 | 第31-34页 |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地铁火灾二次事故研究 | 第34-35页 |
| ·复杂网络基础理论 | 第34-35页 |
| ·网络化地体火灾二次事故概念初探 | 第35页 |
|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评价方法的确立 | 第35-38页 |
| 3. 基于脆弱性的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 第38-54页 |
| ·基于脆弱性的地体火灾二次事故风险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 ·地铁火灾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 ·地铁拥挤踩踏事故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 ·火灾中毒窒息危害分析 | 第42-43页 |
| ·火灾中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 第43页 |
| ·基于脆弱性的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指标的确定与量化评估 | 第43-54页 |
|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脆弱性指标的确定 | 第43-46页 |
| ·暴露度指标量化 | 第46-48页 |
| ·敏感度指标量化 | 第48-49页 |
| ·适应度指标量化 | 第49-54页 |
| 4.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思想的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脆弱性评估研究 | 第54-72页 |
| ·投影寻踪聚类思想分析 | 第54-57页 |
| ·投影寻踪聚类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54-56页 |
|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思想的风险脆弱性评估模型构建 | 第56-57页 |
|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思想对地铁火灾二次事故进行风险脆弱性分析(以北京地铁为实例) | 第57-72页 |
| ·样本数据来源概况 | 第57-58页 |
| ·数据采集 | 第58-65页 |
| ·数据处理及评价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 5. 基于复杂网络事故传播理论的网络化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研究 | 第72-84页 |
|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 | 第72-74页 |
| ·复杂网络的二次事故传播机理研究 | 第74-76页 |
| ·北京市地铁网络结构及统计特性分析 | 第76-82页 |
| ·北京市地铁网络拓扑结构建模 | 第76-78页 |
| ·北京市地铁网络统计特征值 | 第78-82页 |
| ·北京地铁网络火灾二次事故风险传播计算——以西直门站为例 | 第82-84页 |
| 6.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 第84-94页 |
| ·评估模型构建思想 | 第84-86页 |
| ·评估模型构建 | 第86-89页 |
| ·评估模型的软件实现 | 第89-94页 |
| ·主界面设计 | 第89页 |
| ·基础信息模块介绍 | 第89-90页 |
| ·地铁火灾事故安全评价模块介绍 | 第90-91页 |
|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脆弱性评估模块介绍 | 第91-92页 |
| ·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评价模块介绍 | 第92页 |
| ·网络化地铁火灾二次事故风险预估模块介绍 | 第92-94页 |
| 7 总结 | 第94-98页 |
| ·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94-95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95-96页 |
| ·展望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4-10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