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禅意诗歌的教学--以王维和苏轼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论文重点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禅意诗歌概述 | 第13-20页 |
一、禅意诗歌的形成 | 第13-14页 |
二、禅意诗歌的内涵 | 第14-15页 |
三、禅意诗歌的特点 | 第15-20页 |
(一) 自然画面美 | 第15-17页 |
(二) 玄妙意境美 | 第17-18页 |
(三) 机锋含蓄美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禅意诗歌的当代价值 | 第20-26页 |
一、自力自度的修持方式 | 第20-21页 |
二、摆脱羁绊的精神解放 | 第21-22页 |
三、充满生机的心灵世界 | 第22-23页 |
四、自然淡泊的人生态度 | 第23页 |
五、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禅意诗歌的教学实践 | 第26-38页 |
一、禅意诗歌的教学现状 | 第26-27页 |
(一) 入选中学课本:篇目不多 | 第26页 |
(二) 编排上:都在"课外古诗词背诵" | 第26页 |
(三) 教师:基本不提 | 第26-27页 |
(四) 学生:基本不知 | 第27页 |
二、禅意诗歌的教学策略 | 第27-38页 |
(一) 古典诗歌教学的一般层次 | 第27-29页 |
(二) 禅意诗歌课堂教学环节 | 第29-36页 |
(三) 禅意诗歌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实例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