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职业认同的叙事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一、研究缘起自身经历 | 第11-12页 |
二、职业认同是维护培训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职业认同 | 第14-15页 |
二、培训师 | 第15-16页 |
三、培训师职业认同 | 第16页 |
第二节 关于培训师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研究综述的启示 | 第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6页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一、研究方法确定 | 第21-22页 |
二、研究技术选择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3-26页 |
一、研究对象选择的标准 | 第23页 |
二、研究对象背景的设定 | 第23-25页 |
三、研究对象选择的过程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阴差阳错亦圆满—平安的职业历程 | 第26-41页 |
第一节 访谈背景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入行—三十岁与偶然相遇 | 第27-32页 |
第三节 独立—走缝隙的旁观者 | 第32-38页 |
第四节 展望—一切皆有可能 | 第38-41页 |
第五章 俯仰之间—职业认同的建构及内涵 | 第41-50页 |
第一节 平安的职业经历梳理 | 第41-44页 |
一、以时间为轴 | 第41-42页 |
二、以事件为轴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平安的职业认同建构 | 第44-48页 |
一、看待培训的三重视角 | 第44-46页 |
二、职业认同的过程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平安的职业认同结构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牵牛花开—职业认同的机制 | 第50-67页 |
第一节 课堂观察实录 | 第51-61页 |
一、背景 | 第51-52页 |
二、培训全景 | 第52-61页 |
三、后续 | 第61页 |
第二节 认同与被认同 | 第61-67页 |
一、身份被认同 | 第62-63页 |
二、能力被认同 | 第63-65页 |
三、观念被认同 | 第65-67页 |
第三节 制约下的认同 | 第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第67-76页 |
第一节 培训师的职业认同 | 第67-69页 |
第二节 与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 第69-70页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70-73页 |
一、培训师职业认同需要扬弃 | 第70-71页 |
二、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培训 | 第71-73页 |
第四节 研究反思 | 第73-76页 |
一、对研究方法选择的反思 | 第73-74页 |
二、对研究角色的反思 | 第74页 |
三、对研究不足的反思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件 | 第79-82页 |
附件一:半结构化预访谈提纲 | 第79页 |
附件二:访谈提纲 | 第79-80页 |
附件三:课堂观察提纲 | 第80-81页 |
附件四:被访者者个人信息表 | 第81-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