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一、 绪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2-13页 |
(四) 国内外人力资源发展问题理论综述 | 第13-20页 |
1、 国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 国内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3、 文献评述 | 第20页 |
(五) 论文的整体框架 | 第20-21页 |
二、 陕西省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差异的现状分析 | 第21-44页 |
(一) 陕西省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 | 第21-31页 |
1、 常住人口数量 | 第22-24页 |
2、 就业结构 | 第24-26页 |
3、 受教育情况 | 第26-27页 |
4、 年龄构成 | 第27-29页 |
5、 同样年龄阶段的居民收入 | 第29-31页 |
(二) 人力资源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6页 |
1、 理论上的人力资源水平评价指标 | 第31-34页 |
2、 陕西省三大区域人力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6页 |
(三) 陕西省三大区域人力资源水平的聚类分析 | 第36-44页 |
1、 聚类分析的指标选择及数据说明 | 第37-38页 |
2、 计算相似性 | 第38-40页 |
3、 聚类过程及结果 | 第40-44页 |
三、 陕西省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44-50页 |
(一) 政策因素 | 第44-45页 |
(二) 自然文化以及地理影响因素 | 第45-48页 |
1、 从自然资源角度分析 | 第45-47页 |
2、 从文化资源角度分析 | 第47-48页 |
3、 从地理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页 |
(三) 对外交流合作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四) 市场以及高新信息技术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1、 高新信息技术 | 第49-50页 |
2、 从市场角度来研究 | 第50页 |
四、 缩小陕西省区域人力资源差异的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一) 调整产业政策和战略布局 | 第51页 |
(二) 提高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 | 第51-52页 |
(三) 改善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环境 | 第52页 |
(四) 提高陕西省区域开放度 | 第52-53页 |
(五)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 第53-54页 |
五、 结论 | 第54-56页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二)本文的不足以及打算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