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 引言 | 第9-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四)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第15-16页 |
3、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二、 营销渠道理论研究 | 第16-19页 |
(一) 营销渠道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营销渠道的类型 | 第16-17页 |
(三) 营销渠道的作用 | 第17-18页 |
1、 流通作用和传播作用 | 第17-18页 |
2、 搜集信息和传送信息作用 | 第18页 |
3、 聚集人才和服务作用 | 第18页 |
(四) 营销渠道的功能流 | 第18-19页 |
(五) 营销渠道的创新建设 | 第19页 |
三、 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9页 |
(一) 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发展的现状 | 第19-22页 |
1、 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发展过程 | 第20-21页 |
2、 我国制药企业主要营销渠道现状 | 第21-22页 |
(二) 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第22-29页 |
1、 营销渠道的结构不合理 | 第23页 |
2、 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终端销售混乱 | 第23-26页 |
3、 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冲突严重 | 第26-27页 |
4、 我国制药企业招投标制度不完善- | 第27-29页 |
四、 外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分析-以西安杨森(Johnson & Johnson)为例 | 第29-36页 |
(一) 西安杨森公司介绍 | 第29页 |
(二) 杨森公司营销渠道分析 | 第29-34页 |
1、 完整的分销渠道 | 第29-31页 |
2、 完善的渠道信息管理系统--SCM 渠道信息管理系统 | 第31-33页 |
3、 专业的制药代表 | 第33-34页 |
(三) 从西安杨森公司案例对比中美制药营销渠道之间的差距 | 第34-36页 |
1、 制药企业实力的差距 | 第34页 |
2、 制药物流的差距 | 第34-35页 |
3、 专业化服务的差距 | 第35页 |
4、 制药营销渠道管理上的差距 | 第35-36页 |
5、 制药电子商务系统和制药代表素质的差距 | 第36页 |
五、 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改进的对策 | 第36-42页 |
(一) 完善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结构 | 第36-37页 |
(二) 加强我国制药企业营销渠道的终端管理 | 第37-39页 |
1、 并购重组,增强实力 | 第37-38页 |
2、 大力发展制药物流 | 第38页 |
3、 提高制药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38-39页 |
(三) 加强制药企业渠道冲突的管理 | 第39页 |
1、 降低垂直冲突策略 | 第39页 |
2、 降低水平冲突策略 | 第39页 |
3、 降低多渠道冲突管理策略 | 第39页 |
(四) 完善制药企业招投标工作 | 第39-41页 |
1、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 | 第40页 |
2、 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招标程序 | 第40页 |
3、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从业能力 | 第40页 |
4、 搭建网络平台,实时在线运行 | 第40-41页 |
(五) 全面应用医院电子商务 | 第41-42页 |
1、 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资金投入 | 第41页 |
2、 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务平台和软件 | 第41-42页 |
六、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一) 结论 | 第42页 |
(二) 展望 | 第42-44页 |
1、 论文不足之处 | 第42页 |
2、 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 第42-44页 |
注释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研究生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