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气敏传感器分类 | 第9-10页 |
| ·纳米氧化铜制备技术及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气敏传感器机理 | 第13-14页 |
| ·气敏元件性能评估参量及性能提升 | 第14-16页 |
| ·性能评估参量及含义 | 第14页 |
| ·半导体气敏元件性能提升方法 | 第14-16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 | 第17-20页 |
| ·实验所用药品名称及生产厂家 | 第17页 |
| ·实验所用分析仪器 | 第17-18页 |
| ·气敏性能测试 | 第18-20页 |
| ·气敏元件制备 | 第18页 |
| ·气敏元件载体 | 第18-19页 |
| ·气敏性能表征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CuO 多孔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20-30页 |
| ·氧化铜多孔球的制备 | 第21页 |
| ·氧化铜多孔球的表征 | 第21-26页 |
| ·水热生长时间对其最终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1-23页 |
| ·乙二醇量对其形貌的影响 | 第23页 |
| ·物相及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 ·比表面测试 | 第24-26页 |
| ·气敏性能 | 第26-29页 |
| ·CuO 多孔球对乙醇气敏性能 | 第27页 |
| ·CuO 多孔球对其他气体气敏性能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稀土离子掺杂 CuO 多孔球的制备及气敏性能 | 第30-38页 |
| ·CuO:La~(3+)多孔球的制备 | 第30页 |
| ·CuO:La~(3+)多孔球的表征 | 第30-38页 |
| ·XRD 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 ·SEM 结果及讨论 | 第31-32页 |
| ·CuO:La~(3+)多孔球的气敏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其他形貌氧化铜气敏元件制备及气敏性能影响 | 第38-47页 |
| ·麦穗状氧化铜 | 第38-42页 |
| ·麦穗状氧化铜制备 | 第38页 |
| ·SEM 结果及讨论 | 第38-40页 |
| ·麦穗状氧化铜气敏性能测试 | 第40-42页 |
| ·刺球状氧化铜 | 第42-46页 |
| ·刺球状氧化铜制备及 SEM 表征 | 第42-43页 |
| ·刺球状氧化铜气敏性能测试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