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1-21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关于贫困大学生问题第11-13页
     ·高校贫困大学生概况第11-12页
     ·关于贫困大学生的界定第12页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第12-13页
   ·关于应对的研究综述第13-18页
     ·应对的概念第13-14页
     ·应对的理论第14-17页
     ·应对的分类第17-18页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本研究的意义及新意第20-21页
2 研究一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21-58页
   ·本部分研究的目的第21页
   ·研究假设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24页
     ·研究对象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页
     ·研究工具第22-24页
     ·数据处理第24页
   ·研究结果第24-41页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检验第24-25页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检验第25-31页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问题行为、内隐情绪、自尊、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的差异比较第31-32页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外显问题行为、内隐情绪及自尊的相关分析第32-33页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第33-34页
     ·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外显问题行为、内隐情绪和自尊的回归分析第34-36页
     ·模型构建第36-41页
   ·个案访谈第41-43页
   ·分析与讨论第43-54页
   ·启示和建议第54-57页
   ·研究结论第57-58页
3 研究二 对云南省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第58-70页
   ·研究目的第59页
   ·研究假设第59页
   ·研究方法第59-62页
     ·研究对象第59页
     ·干预方法第59页
     ·研究工具第59-60页
     ·研究程序第60-62页
   ·数据处理第62页
   ·研究结果第62-66页
     ·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对方式前后测差异检验第62-63页
     ·实验组和对照组内隐情绪前后测差异检验第63-64页
     ·实验组和对照组社会支持前后测差异检验第64-65页
     ·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第65-66页
   ·分析与讨论第66-69页
   ·研究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贫困民族地区初中生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下一篇:昆明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