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演唱与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诗人之恋》的创作背景 | 第9-13页 |
一 舒曼的人生经历与感情历程 | 第9-11页 |
二 《诗人之恋》产生的文学背景 | 第11页 |
三 《诗人之恋》产生的美学背景 | 第11-13页 |
(一) 自然美和民族美的完美结合 | 第11-12页 |
(二) 悲剧感和崇高感的统一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诗人之恋》的作品分析 | 第13-28页 |
一 第一部分作品分析 | 第13-19页 |
二 第二部分作品分析 | 第19-26页 |
三 第三部分作品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诗人之恋》的艺术处理 | 第28-42页 |
一 视界融合在音乐表演中的意义 | 第28-29页 |
二 《诗人之恋》的内涵体验 | 第29-30页 |
三 《诗人之恋》的演唱处理 | 第30-39页 |
(一) 速度的把握 | 第30-31页 |
(二) 重音与弱声 | 第31-32页 |
(三) 起音与结束句的处理 | 第32-35页 |
(四) 情感的表达 | 第35-38页 |
1. 情感的投入 | 第35-36页 |
2. 情感的自然流露 | 第36-37页 |
3. 情感的联想与展开 | 第37-38页 |
(五) 与钢琴伴奏的配合 | 第38-39页 |
四 舞台表现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2页 |
(一) 严肃的表演态度 | 第40页 |
(二) 适当的肢体语言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书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