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双宾句的典型性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28页 |
| 一、共时平面基本类别的划分 | 第11-14页 |
| ·汉语双宾句的判定标准 | 第11-13页 |
| ·汉语双宾句的分类 | 第13-14页 |
| 二、历时平面基本类别的划分 | 第14-19页 |
| ·商周时期 | 第14-16页 |
| ·殷商时期 | 第14-15页 |
| ·春秋战国时期 | 第15-16页 |
| ·两汉时期 | 第16页 |
| ·唐宋以来 | 第16-17页 |
| ·专书中双宾句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对某类双宾句的研究 | 第18-19页 |
| 三、使用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 第19-24页 |
| ·认知的角度 | 第19-21页 |
| ·配价的角度 | 第21-22页 |
| ·生成语法的角度 | 第22-23页 |
| ·类型学的角度 | 第23-24页 |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4-28页 |
|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25-26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汉语双宾句的句法语义结构 | 第28-67页 |
| 一、双宾句存在的认知基础 | 第28-30页 |
| 二、双宾句的判定及分类 | 第30-67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动词后论元兼容模式考察 | 第31-47页 |
| ·以动词语义为视点的汉语双宾句的分类 | 第47-50页 |
| ·领属关系的稳定性对双宾句成句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动词后数量短语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属性 | 第52-67页 |
| 第三章 汉语双宾句的典型性问题 | 第67-109页 |
| 一、引言 | 第67-70页 |
| 二、句式之间的典型性问题 | 第70-94页 |
| ·给予类双宾句的类别 | 第70-71页 |
| ·置放类双宾句存在的合理性 | 第71-73页 |
| ·使动类双宾句的句法语义特点 | 第73-74页 |
| ·广义给予类双宾句的典型性问题 | 第74-80页 |
| ·给予、告使、置放类之间的典型性差异 | 第80-83页 |
| ·表称、使动、结果类之间的典型性差异 | 第83-86页 |
| ·论元的差异 | 第83-84页 |
| ·领属关系的差异 | 第84-86页 |
| ·广义索取类双宾句的典型性问题 | 第86-94页 |
| ·给予类和索取类双宾句类别的不平衡性 | 第86-88页 |
| ·索取类双宾句的内部分类及典型性问题 | 第88-94页 |
| 三、句式内部的典型性问题 | 第94-109页 |
| ·引言 | 第94-95页 |
| ·狭义给予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 | 第95-99页 |
| ·告使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 | 第99-104页 |
| ·置放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 | 第104-105页 |
| ·表称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 | 第105-106页 |
| ·使动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 | 第106-108页 |
| ·结果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 | 第108-109页 |
| 第四章 双→单宾转换机制研究 | 第109-131页 |
| 第一节 篇章视角下双→单宾转换的机制 | 第109-122页 |
| 一、引言 | 第109-110页 |
| 二、移位型转换 | 第110-115页 |
| 三、删略型转换 | 第115-118页 |
| 四、间宾—直宾语序 | 第118-120页 |
| 五、结论 | 第120-122页 |
| 第二节 "NV他O_直"中"他"的虚化机制 | 第122-131页 |
| 一、引言 | 第122-125页 |
| 二、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的机制 | 第125-129页 |
| 三、间接宾语位置上"他"的虚化机制 | 第129-131页 |
| 第五章 给予类双宾句的类型学考察 | 第131-140页 |
| 一、引言 | 第131-132页 |
| 二、双宾句语序的类型学特征 | 第132-134页 |
| ·引言 | 第132-133页 |
| ·SVO型语言双宾句的优势语序 | 第133页 |
| ·SOV型语言双宾句的优势语序 | 第133页 |
| ·VSO型语言双宾句的优势语序 | 第133-134页 |
| 三、双宾句两个宾语的标记模式 | 第134-136页 |
| ·SVO型语言宾语的标记模式 | 第134-135页 |
| ·SOV型语言宾语的标记模式 | 第135-136页 |
| ·VSO型语言宾语的标记模式 | 第136页 |
| 四、双宾句优势语序的功能解释 | 第136-139页 |
| 五、余论 | 第139-140页 |
| 结语 | 第140-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3-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