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中醋酸甲羟孕酮及乳酸环丙沙星残留的ELISA检测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5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7页 |
|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现状 | 第12页 |
|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引入途径 | 第12-13页 |
| ·滥用抗生素及激素类饲料添加剂 | 第12-13页 |
| ·环境污染与残留 | 第13页 |
| ·长期或超标使用!滥用兽药 | 第13页 |
| ·兽药残留及其危害 | 第13-15页 |
| ·激素残留及其危害 | 第13-15页 |
| ·抗生素残留及其危害 | 第15页 |
| ·各国关于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规定及控制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 ·激素类药物的残留检测 | 第17-20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免疫分析 | 第23-28页 |
| ·免疫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 第23-24页 |
| ·方法评价 | 第24-25页 |
| ·免疫分析的方法建立 | 第25-26页 |
| ·免疫分析的应用前景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醋酸甲羟孕酮及乳酸环丙沙星残留危害及控制 | 第28-29页 |
| ·药理特性及毒副作用 | 第28页 |
| ·醋酸甲羟孕酮(MPA) | 第28页 |
| ·环丙沙星(CIP) | 第28页 |
| ·检测现状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 第35-49页 |
| 第五章 完全抗原的合成 | 第35-43页 |
| ·引言 | 第35-37页 |
| ·完全抗原及包被原合成 | 第37-40页 |
| ·偶联物的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 | 第40-43页 |
| 第六章 抗血清的制备和性质鉴定 | 第43-49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3页 |
| ·试验动物 | 第43页 |
| ·动物免疫 | 第43-44页 |
| ·采血及血清的分离 | 第44-45页 |
| ·抗体纯化(饱和硫酸胺沉淀) | 第45-46页 |
| ·多抗性质鉴定 | 第46-47页 |
| ·抗血清效价的鉴定(ELISA) | 第46-47页 |
| ·抗体特异性检验(双抗原夹心ELISA) | 第47-49页 |
| ·反应步骤 | 第47页 |
| ·实际样品检测 | 第47-49页 |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49-66页 |
| 第七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9-58页 |
| ·完全抗原合成 | 第49-51页 |
| ·偶联物蛋白浓度测定(紫外吸收图谱) | 第49页 |
| ·偶联物结果鉴定及结合比计算 | 第49-50页 |
| ·偶联产物的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 第50-51页 |
| ·抗体研制及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第51-53页 |
| ·包被稀释液选择 | 第51页 |
| ·最佳包被抗原浓度的选择 | 第51-52页 |
| ·酶标二抗浓度选择 | 第52页 |
| ·封闭液选择 | 第52-53页 |
| ·抗血清效价 | 第53页 |
| ·抗体特异性检验(双抗夹心ELISA) | 第53-56页 |
| ·药物与抗血清竞争条件选择 | 第54页 |
| ·抗体亲和性 | 第54页 |
| ·回收率测定 | 第54-55页 |
| ·抗体特异性(交叉反应) | 第55-56页 |
| ·抗原包被板保存期的测定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八章 方法学比较(高效液相) | 第58-65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 ·ELISA与HPLC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 论文小结及展望 | 第66-67页 |
| 发表及待发表论文一览表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