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曲音乐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引言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汉滩南曲探源 | 第10-24页 |
| 第一节 汉滩南曲与汉剧音乐之比较 | 第10-20页 |
| 一、南曲正板与汉剧二黄之比较 | 第10-15页 |
| 二、南曲平板、七句半与汉剧平板之比较 | 第15-16页 |
| 三、南曲尾与汉剧【清江引】之比较 | 第16-17页 |
| 四、南曲头与南曲正板之比较 | 第17-18页 |
| 五、南曲数板与汉剧卫腔之比较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史料分析 | 第20-24页 |
| 第二章 湖北小曲音乐的变迁 | 第24-34页 |
| 第一节 旋律的变迁 | 第25-28页 |
| 第二节 结构的变迁 | 第28-30页 |
| 第三节 演唱风格的变迁 | 第30-31页 |
| 第四节 题材内容的变迁 | 第31-32页 |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湖北小曲的生态调查 | 第34-46页 |
| 第一节 武汉地区湖北小曲的生存现状 | 第34-39页 |
| 一、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湖北小曲 | 第35页 |
| 二、专业团体中的湖北小曲 | 第35-37页 |
| 三、专业音乐教育中的湖北小曲 | 第37-38页 |
| 四、图书馆及其它单位所收藏的湖北小曲资料 | 第38页 |
| 五、传媒中的湖北小曲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天门地区湖北小曲的生存现状 | 第39-41页 |
| 一、传媒中的湖北小曲 | 第40页 |
| 二、天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湖北小曲 | 第40-41页 |
| 第三节 仙桃市湖北小曲的生存现状 | 第41-44页 |
| 一、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湖北小曲 | 第42-43页 |
| 二、学校教育中的湖北小曲 | 第43页 |
| 三、专业音乐团体中的湖北小曲 | 第43-44页 |
| 四、传媒中的湖北小曲 | 第44页 |
| 第四节 调查总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湖北小曲兴衰的文化阐释 | 第46-58页 |
| 第一节 湖北小曲兴衰的历史背景 | 第46-53页 |
| 一、湖北小曲兴盛的历史背景 | 第46-52页 |
| 二、湖北小曲衰微的历史背景 | 第52-53页 |
| 第二节 湖北小曲兴衰的原因分析 | 第53-56页 |
| 一、非音乐因素的变化 | 第53-55页 |
| 二、湖北小曲自身的因素 | 第55-56页 |
| 第三节 关于湖北小曲发展的思考 | 第56-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