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空间维度词“大/小”的语义对比
| 摘要 | 第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 ·前人的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 ·隐喻方面的研究 | 第8-9页 |
| ·不对称与标记理论 | 第9-10页 |
| ·语料说明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汉韩空间维度词“大/小”的实指义对比 | 第11-19页 |
| ·“大/小”与“(?)/(?)”释义 | 第11页 |
| ·“大/小”与物体的维度突显及典型形状 | 第11-13页 |
| ·“大/小”与物体的维度突显数量 | 第13-19页 |
| ·一维突出 | 第13-14页 |
| ·二维突出 | 第14-15页 |
| ·三维突出 | 第15-19页 |
| 第三章 汉韩空间维度词“大/小”的隐喻义对比 | 第19-36页 |
| ·表示数字、数量 | 第19-20页 |
| ·表示范围、规模 | 第20页 |
| ·表示强度、力量 | 第20-24页 |
| ·表示颜色 | 第20-21页 |
| ·表示声音、气味 | 第21-22页 |
| ·表示自然现象 | 第22-24页 |
| ·表示时间 | 第24-27页 |
| ·表示强调 | 第24-26页 |
| ·指示作用 | 第26-27页 |
| ·表示年龄 | 第27-30页 |
| ·表示成年与否 | 第27页 |
| ·表示年纪 | 第27-29页 |
| ·与结婚年龄相比较 | 第29页 |
| ·表排行 | 第29-30页 |
| ·表示其它抽象概念 | 第30-31页 |
| ·与指人名词组合 | 第31-36页 |
| 第四章 “大/小”不对称性 | 第36-48页 |
| ·语法功能上的不对称 | 第36-41页 |
| ·语义上的不对称 | 第41-45页 |
| ·有“大”无“小” | 第41-43页 |
| ·有“小”无“大” | 第43-44页 |
| ·有“大”有“小” | 第44-45页 |
| ·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 第45-46页 |
| ·“大/小”的不对称性分析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