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35页 |
1 常见植物油脂成份及理化指标概述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油脂的分类 | 第11页 |
·油脂的生理功能 | 第11-13页 |
·贮存与释放能量 | 第12页 |
·提供必需脂肪酸 | 第12页 |
·作为机体结构成份 | 第12页 |
·其他功能 | 第12-13页 |
·油脂的化学特征值及其意义 | 第13-15页 |
·酸价 | 第13页 |
·皂化价 | 第13-14页 |
·过氧化价 | 第14-15页 |
·碘价 | 第15页 |
·国家标准规定的常见植物油脂的理化指标 | 第15-17页 |
·菜籽油 | 第15页 |
·大豆油 | 第15页 |
·花生油 | 第15-16页 |
·芝麻油 | 第16-17页 |
2 常见植物油脂提取方法 | 第17-29页 |
·机械压榨法 | 第17-18页 |
·水剂法 | 第18-20页 |
·水代法 | 第18-19页 |
·水浸法 | 第19-20页 |
·溶剂浸提法 | 第20-25页 |
·索氏提取法 | 第21-22页 |
·水酶法 | 第22-24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第24-25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第25-29页 |
3 亚油酸的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亚油酸的理化特性和生理作用 | 第29页 |
·共轭亚油酸的药理作用 | 第29-32页 |
·抗癌作用 | 第29-30页 |
·降低血液和肝脏胆固醇 | 第30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30页 |
·改善脂肪代谢作用 | 第30-31页 |
·促进生长发育 | 第31页 |
·改善骨组织代谢 | 第31页 |
·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以及改善耐糖能力 | 第31-32页 |
·调节免疫功能 | 第32页 |
·其他作用 | 第32页 |
·亚油酸资源 | 第32页 |
4 苹果籽油研究概况 | 第32-34页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展望 | 第34-35页 |
正文 | 第35-70页 |
1 引言 | 第35-36页 |
2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设计 | 第36-37页 |
3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7-39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7-38页 |
·试验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9-47页 |
·苹果籽的预处理、物理参数及成份含量的确定 | 第39页 |
·苹果籽油的提取及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39-43页 |
·机械压榨法 | 第39页 |
·溶剂浸提法 | 第39-42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第42-43页 |
·苹果籽油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43-47页 |
·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 第43-44页 |
·相对密度 | 第44页 |
·折光指数 | 第44页 |
·酸价 | 第44-45页 |
·皂化价 | 第45页 |
·过氧化价 | 第45-46页 |
·碘价 | 第46页 |
·磷脂含量 | 第46-47页 |
·苹果籽油脂肪酸成份分析 | 第47页 |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 第47页 |
·气相色谱分析 | 第47页 |
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68页 |
·苹果籽的预处理、物理参数及成份含量的确定 | 第47页 |
·苹果籽油的提取及提取工艺的优选 | 第47-54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47-48页 |
·苹果籽油的不同方法提取 | 第48-53页 |
·四种油脂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53-54页 |
·苹果籽油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54-58页 |
·苹果籽油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54-57页 |
·苹果籽油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 第57-58页 |
·苹果籽油脂肪酸成份分析 | 第58-67页 |
·机械压榨法所得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 第58-60页 |
·索氏抽提法所得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 第60-62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所得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 第62-64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所得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 第64-66页 |
·苹果籽油脂肪酸组成比较研究 | 第66-67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7-68页 |
6 结论 | 第68-70页 |
·苹果籽物理参数及成份含量的确定 | 第68页 |
·苹果籽油的提取及提取工艺的优选 | 第68页 |
·苹果籽油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68页 |
·苹果籽油脂肪酸成份分析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