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音乐的第三次大变革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戏曲音乐的第三次大变革概述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变革之本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 第11-16页 |
一、文革前17年——艰难的起步阶段 | 第12-14页 |
二、文革中10年——现代戏创作的热潮 | 第14-15页 |
三、文革后至今——戏曲音乐改革的深入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戏曲音乐的发展 | 第16-41页 |
第一节 新歌剧为现代戏音乐创作探路 | 第16-20页 |
一、剧目及人物音乐主题的创作与贯穿 | 第17-19页 |
二、板式变化体发展手法的继承 | 第19页 |
三、管弦乐队的引进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主题创作 | 第20-24页 |
一、传统戏曲剧种的音乐主题 | 第20-21页 |
二、现代戏的音乐主题 | 第21-24页 |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典型性创作 | 第24-41页 |
一、对历史争议实质的剖析 | 第25-27页 |
二、流派的典型性创造 | 第27-28页 |
三、现代戏音乐对典型性的塑造 | 第28-41页 |
第三章 戏曲音乐理论的腾飞 | 第41-49页 |
第一节 音乐实践及理论研究的辩证关系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戏曲音乐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 第42-47页 |
一、文革前17 年——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 第42-43页 |
二、文革中10 年——理论研究的相对停滞 | 第43页 |
三、文革后至今——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 | 第43-47页 |
第三节 对戏曲音乐理论研究的思考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来自戏曲音乐第三次大变革的启示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当今戏曲音乐发展的问题 | 第49-53页 |
一、现代楚剧《风雨情缘》 | 第50-51页 |
二、现代黄梅戏《天职》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戏曲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一:谱例1-17 | 第60页 |
附录二:腔式结构图1、2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