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7-9页 |
·儿化和儿化词 | 第7页 |
·儿化研究回顾 | 第7-8页 |
·研究范围、目的及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第二章 儿化词的结构特点 | 第9-21页 |
·总说 | 第9-10页 |
·单音节儿化词 | 第10-13页 |
·Y是名词性的 | 第11-12页 |
·Y是谓词性的 | 第12页 |
·Y是量词性的 | 第12-13页 |
·双音节儿化词 | 第13-16页 |
·[(X+Y)+儿]类双音节儿化词标准的提出及界定 | 第13-14页 |
·标准一 | 第13页 |
·标准二 | 第13页 |
·标准三 | 第13-14页 |
·标准四 | 第14页 |
·标准五 | 第14页 |
·一个语素和一个儿化语素组成的结构体 | 第14-16页 |
·关于X+(Y+儿)类结构的讨论 | 第14-15页 |
·关于(Y+儿)+X类结构的讨论 | 第15-16页 |
·关于“小”+Y+儿和“一”+Y+儿结构和用法的讨论 | 第16-18页 |
·“小”+Y+儿结构 | 第16-17页 |
·“一”+Y+儿结构 | 第17-18页 |
·特殊的儿化问题讨论 | 第18-19页 |
·儿化类型一览表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儿化词的意义分析 | 第21-31页 |
·儿化作为形态的语言学性质 | 第21页 |
·儿化词的词汇意义 | 第21-29页 |
·各种关系对普通话儿化词确定的制约作用 | 第21-23页 |
·儿化词的意义关联 | 第23-29页 |
·部分词语儿化导致理性意义改变 | 第23-28页 |
·部分词语儿化后获得了附加意义 | 第28页 |
·部分词语儿化后不发生意义变化 | 第28-29页 |
·有些词语儿化后的语义变化兼有几种类型 | 第29页 |
·儿化形态的语法意义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儿化词的规范化问题研究 | 第31-39页 |
·关于儿化词的必读和两读问题 | 第31-36页 |
·必读儿化词 | 第31-34页 |
·两读儿化词 | 第34-35页 |
·两读儿化词的变异 | 第35-36页 |
·儿化词的规范问题 | 第36-39页 |
第五章 余论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55页 |
Ⅰ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所收必读儿化词语列表 | 第42-47页 |
Ⅱ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所收两读儿化词语列表 | 第47-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