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第12-21页 |
| ·区域地层 | 第12-18页 |
| ·构造 | 第18-19页 |
| ·岩浆岩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矿区地质与矿床地质特征 | 第21-48页 |
| ·岩体地质特征 | 第21-26页 |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26-30页 |
| ·构造特征 | 第30-31页 |
| ·矿体产出部位、形态、产状和规模 | 第31-32页 |
| ·矿石矿物特征 | 第32-47页 |
| ·围岩蚀变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成矿机理 | 第48-51页 |
| ·岩体侵位方式及成矿作用分析 | 第48页 |
| ·熔离作用 | 第48-50页 |
| ·侵位时代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成矿后期改造 | 第51-56页 |
| ·喜山期构造叠加改造 | 第51-54页 |
| ·喜山期岩浆叠加改造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 A: 图版Ⅰ、Ⅱ、Ⅲ | 第62-73页 |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