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导言第12-33页
 一、研究缘起第12-18页
 二、研究意义第18-21页
 三、文献综述第21-27页
 四、论文框架第27-30页
 五、研究方法第30-33页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困境及根源分析第33-44页
 一、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主要困境第33-40页
  (一) 线性序列化与预定的流程设计第33-34页
  (二) 崇尚抽象知识第34-36页
  (三) 非平等性与陈旧性的课程内容第36-37页
  (四) 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第37-40页
 二、幼儿园课程设计处于困境的哲学根源分析第40-44页
  (一) 实体主义世界观第40-41页
  (二) 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第41页
  (三) 理性主义认知路线第41-42页
  (四) 客观主义知识标准第42-44页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历史演进第44-75页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历史演进第44-60页
  (一) 第一阶段(1903——1918)第45-48页
  (二) 第二阶段(1919——1948)第48-51页
  (三) 第三阶段(1949——1980)第51-55页
  (四) 第四阶段(1981——2000 年)第55-57页
  (五) 第五阶段(2001——现在)第57-60页
 二、国外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演进第60-75页
  (一) 19 世纪前的课程设计第60-63页
  (二)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上半叶的课程设计第63-69页
  (三)20 世纪下半叶至今的课程设计第69-75页
第三章 走向生活世界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必然选择第75-97页
 一、生活世界观的界说第75-84页
  (一) 现代西方哲学关于生活世界的研究第76-81页
  (二) 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观的社会实践转向第81-83页
  (三) 本文对生活世界的理解第83-84页
 二、现代生活世界观的课程论意义第84-88页
  (一) 课程视界的转变:从“认知”到“生活和生命”全域第85-86页
  (二) 价值取向的转变:从“价值中立”到“价值负载”第86-87页
  (三) 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实体主义思维到关系性思维第87-88页
 三、生活世界的主题提炼与幼儿园课程设计第88-89页
 四、走向生活世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内在规约第89-97页
  (一) 幼儿园课程本质的新认识第89-93页
  (二) 课程管理重心的下移第93-94页
  (三) 课程创生实践的需要第94-97页
第四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第97-108页
 一、儿童发展为本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第98-104页
  (一) 幼儿自身精神的发展第98-100页
  (二) 每一幼儿个体性的发展第100-102页
  (三) 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第102-104页
 二、整合化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第104-108页
  (一) 课程与文化的整合设计第104-105页
  (二) 课程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整合设计第105-106页
  (三) 课程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整合设计第106-108页
第五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基本特征第108-121页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内涵第108-113页
  (一)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界定第108-110页
  (二)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界定第110页
  (三)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层次第110-112页
  (四)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功能第112-113页
 二、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特点第113-121页
  (一) 动态生成性第114-115页
  (二) 生态统整性第115-116页
  (三) 理解体验性第116-118页
  (四) 自然游戏性第118-121页
第六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基本原则第121-133页
 一、遵循童性第121-125页
 二、关注自由第125-127页
 三、体验生命第127-129页
 四、高扬情境第129-133页
第七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之路径第133-166页
 一、童年“现时生活”的目标设计第133-141页
  (一) 关注儿童兴趣需要和生活体验第134-136页
  (二) 关注儿童“现时生活”第136-139页
  (三) 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第139-141页
 二、生活经验内容的设计第141-153页
  (一) 关注幼儿园中的“生活琐事”第141-144页
  (二) 走向“生成性”问题第144-150页
  (三) 关注“真实性”主题第150-153页
 三、儿童游戏生活方式的设计第153-158页
  (一) 游戏为幼儿的基本生活方式第153-156页
  (二) 注重提升幼儿的生存状态第156-158页
 四、幼儿园一日活动应为儿童服务的设计第158-166页
  (一) 幼儿园课程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第159-160页
  (二) 提供一个“支架”式生活情景第160-163页
  (三) 建立“实践共同体”第163-166页
结语第166-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5页
附录第175-179页
后记第179-181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
下一篇:教育政策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