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性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语文诗性教学的本质 | 第11-18页 |
(一) “诗性”探源 | 第11-13页 |
(二) 语文诗性教学的本质 | 第13-18页 |
二、语文诗性教学的追求 | 第18-27页 |
(一) 激活学生的诗性思维 | 第18-22页 |
(二) 丰盈学生的情感世界 | 第22-25页 |
(三) 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 | 第25-27页 |
三、语文诗性教学面临障碍 | 第27-46页 |
(一) 语文诗性教学面临的主要障碍 | 第27-35页 |
1. 诗性的羽翼——想象力的萎缩 | 第27-30页 |
2. 诗性的灵魂——价值自由意识的缺失 | 第30-35页 |
(二) 语文诗性教学面临障碍的原因 | 第35-46页 |
1. 某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诗性的背离 | 第35-37页 |
2. 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对诗性的消融 | 第37-41页 |
3. 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对诗性的压抑 | 第41-46页 |
四、语文诗性教学的原则及教学策略 | 第46-61页 |
(一) 语文诗性教学的原则 | 第47-50页 |
1. 开放性原则 | 第47-48页 |
2. 差异性原则 | 第48-50页 |
(二) 语文诗性教学的策略 | 第50-61页 |
1. 诗性语言:唤醒学生的原初诗性 | 第50-53页 |
2. 诗性情境:推动学生的深入体验 | 第53-56页 |
3. 诗性生成: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 | 第56-59页 |
4. 诗性对话:促成心灵的升华飞跃 | 第59-61页 |
五、语文诗性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 第61-68页 |
(一) 语文诗性教学不是诗歌化教学 | 第61-62页 |
(二) 语文诗性教学不是感性教学 | 第62-65页 |
(三) 语文诗性教学不是人文性教学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注释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