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7-8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一、探究式教学 | 第13-14页 |
二、教学模式 | 第14页 |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 第14-15页 |
四、语言 | 第15-16页 |
五、文化 | 第16-17页 |
六、英语文化教学 | 第17页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认知结构理论 | 第17-19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三、终身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 第22-35页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模式特点 | 第24-26页 |
一、强调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 第24页 |
二、强调探究环境的开放性 | 第24-25页 |
三、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教学程序及教学策略 | 第26-34页 |
一、感知阶段 | 第26页 |
二、疑惑阶段 | 第26-27页 |
三、冲突阶段 | 第27-28页 |
四、暗示阶段 | 第28-30页 |
五、联想阶段 | 第30-32页 |
六、推理阶段 | 第32-33页 |
七、审思阶段(也称反思阶段)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9页 |
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 第37页 |
二、重视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 | 第37-38页 |
三、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沟通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第39-40页 |
一、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第39页 |
二、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合理性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 第42-52页 |
第一节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例 | 第42-47页 |
第二节 探究式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验 | 第47-51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47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47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47-51页 |
四、实验程序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第一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二节 结果与意义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Appendix Ⅰ | 第61-62页 |
Appendix Ⅱ | 第62-65页 |
Appendix Ⅲ | 第65-68页 |
Appendix Ⅳ | 第68-70页 |
Appendix Ⅴ | 第70-72页 |
Appendix Ⅵ | 第72-74页 |
Appendix Ⅶ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