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系统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4-1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第17-23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9-22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第22-23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23-25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5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7-45页 |
·企业创业理论 | 第27-32页 |
·创业与创业环境 | 第27-29页 |
·资源依赖理论 | 第29-30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30-32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理论 | 第32-40页 |
·科技创业企业的内涵 | 第32-33页 |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内涵 | 第33-35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类 | 第35-39页 |
·孵化器与现代企业加速器的比较 | 第39-40页 |
·区位优势理论 | 第40-41页 |
·产业群理论 | 第41-44页 |
·外部经济理论 | 第41-42页 |
·集聚经济理论 | 第42-43页 |
·新竞争经济理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及运行结构 | 第45-65页 |
·我国孵化器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变化情况 | 第45-49页 |
·我国孵化器事业的发展历程 | 第45-48页 |
·我国孵化器发展的变化情况 | 第48-49页 |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状况分析 | 第49-53页 |
·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变化 | 第49页 |
·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变化 | 第49-50页 |
·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变化 | 第50-51页 |
·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数量变化 | 第51-52页 |
·企业孵化器提供就业情况 | 第52页 |
·企业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 第52-53页 |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的结构分析 | 第53-62页 |
·孵化器发展的区域结构分析 | 第53-57页 |
·孵化器发展的规模结构分析 | 第57-59页 |
·孵化器的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 第59-60页 |
·孵化项目的技术领域分布分析 | 第60-61页 |
·孵化器人员的学历结构分析 | 第61-62页 |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2-64页 |
·孵化器的发展定位问题 | 第62页 |
·孵化器的投资模式转换问题 | 第62页 |
·孵化器的国际化发展问题 | 第62-63页 |
·区域间发展的平衡问题 | 第63页 |
·孵化器的孵化功能问题 | 第63-64页 |
·孵化器的人员素质问题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系统分析 | 第65-81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72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67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69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关联因素分析 | 第69-72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系统 | 第72-77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内部系统 | 第72-73页 |
·孵化器的外部环境系统 | 第73-76页 |
·孵化器的系统结构 | 第76-77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系统特征 | 第77-80页 |
·孵化器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 第77-78页 |
·孵化器系统的开放性特征 | 第78-79页 |
·孵化器系统的自组织性特征 | 第79页 |
·孵化器系统的动态性特征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第81-105页 |
·孵化器系统运行机制概述 | 第81-82页 |
·入孵选择机制 | 第82-89页 |
·入孵企业的选择程序 | 第82-84页 |
·入孵企业的选择标准 | 第84-85页 |
·入孵企业评估的指标体系 | 第85-89页 |
·培育和孵化机制 | 第89-101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服务内容 | 第89-90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体系 | 第90-91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机理 | 第91-101页 |
·毕业退出机制 | 第101-104页 |
·在孵企业的毕业标准 | 第101-103页 |
·毕业企业的跟踪管理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6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评价 | 第105-123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目的 | 第105-106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内涵与框架内容 | 第106-109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106-107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框架内容 | 第107-109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109-114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109-110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 第110-113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13-114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114-122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114-11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117-120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20-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7章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123-141页 |
·孵化器绩效实证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 | 第123-124页 |
·样本和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124-127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124-125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125-127页 |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 第127-140页 |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127页 |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 | 第127-130页 |
·确定主成分个数 | 第130-131页 |
·主成分的载荷矩阵 | 第131-132页 |
·各孵化器的主成分得分 | 第132-133页 |
·各孵化器的综合得分 | 第133-13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136-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第8章 提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141-150页 |
·继续加强政府在孵化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141-142页 |
·发展多元化的孵化器投资模式 | 第142-143页 |
·合理调整孵化器的空间布局 | 第143-144页 |
·加强孵化器的专业化分工 | 第144-145页 |
·加强孵化器融资平台建设 | 第145-146页 |
·加强孵化器服务能力的培养 | 第146-148页 |
·重视孵化器管理人才培养 | 第148-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结论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1-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个人简历 | 第163-164页 |
附录 | 第164-167页 |